白癜风早期可以治愈吗 https://m.yiyuan.99.com.cn/bjzkbdfyy/a/269789/□刘从进
三门湾畔,那片圆而辽阔的蓝天下,是成片的养殖塘,比天空还要大。
养殖塘被横竖交错的堤坝分隔成一口一口,串着小屋,泊着竹排,常常是青草斜阳,波光粼粼,一幅落日溶金的斑斓景象。每次路过,我都会注目停留,久久感动,仿佛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召唤——或许这就是我们先人逐水草而居的古老生活,早已先验地存在于我的记忆里。
我常在夜晚开车到养殖塘散步。穿过一间又一间塘边小屋,门口有渔具、洗衣槽、石凳、野花野草、小块菜地。一部分小屋都关着门,也有些不关门,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在。初春时节,间或开几树桃红梨白,生活宁静而安闲。
今晚,夜幕将启未启之时,我在涛头,走进了一间没锁门的小屋。轻轻地推开门,里面没有人,光线暗淡,小心地观察着,小屋分里外间,外间做饭,里间睡觉。当我来到里间时,在床头看到了一叠书,分别是《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毛泽东与蒋介石》《林彪的战争艺术》《死海古卷》《犹太人的赚钱艺术》《诸葛亮用人》等等,还有一个记着账目的笔记本,这让我非常吃惊。再看小屋的角落里堆了大大小小好几付石锁,大的我提都提不动。房梁上还挂了一个吊环。这太意外了,我看着这些书和吊环、石锁既惊恐又敬畏,这是哪里来的高人,隐居在这乡野之间养塘为生呢?
由CFP供图。
从屋内的摆布看,应该是住着一个人。这是什么人?哪里来的,多大了,为什么在这里养塘?我的脑子里浮现出一连串的问题,并反复探究。一个失手没考上大学的人?一个考上了大学却因各种原因没去读的人?一个创业失败花光了全部积蓄的人?一个被冤枉的逃犯?……小说里的情节浮现在我脑海。从屋子里放着做饭、洗涮等用具来看,他应该在不远处,可能刚好有事出去了。
夜慢慢地黑下来,我变得提心吊胆,轻轻地退出房子,然后在边上守着。我想看到他又怕看见他,只好装作在周围散步,等候他的出现。
山坡上“捉魂”鸟一直在“罗罗罗罗”地发着怪腔吓唬我。快到晚上十点了,他还没有出现,今晚可能不回了,我只得走人。
此后,我又来了几次,门都开着,人却一直不在,我每次都要去看看他床头的书,偶尔有几本有变化,还有《意林》《格言》《知识窗》等几本杂志。
一直心心念念守了好几晚,终于等到他。
他原来就是附近村庄里的渔民,五十岁了,看上去却只有四十岁的样子。说自己并没有什么文化,只是初中毕业,很后悔当年没有好好读书。
问为什么对这些书感兴趣。
他说看这些书有劲道,毛泽东,对吧,很厉害!林彪、诸葛亮……
我说看这些书有什么用吗?
他反问:你想要什么用?看着有劲道呗!会被书中的学问吸引。
我们也没有就读书的具体内容展开讨论。最后他又说,不过喜欢而已,就像别人喜欢打牌唱歌一样,我不喜欢别的事,就喜欢看书。
他说养殖塘的收益还可以,生活也不很苦,只是要守着。有空时一个人在塘里,不玩手机,不打游戏不看剧,就喜欢看看书,还就喜欢看这些古老八气的书。这样看来,他就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我仍然肃然起敬——在这个普遍被手机、电脑控制的娱乐化时代,他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依然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还认真地锻炼着身体。
春天的养殖塘边,小屋夜灯下,端坐着一个安静的读书人。不管社会如何变化,总有一些人坚守着自己的生活。
作者简介:刘从进,浙江省作协会员,台州市作协散文创委会主任,现为三门县文联副主席,《三门湾》主编。在《人民文学》《人民日报》《散文》《散文选刊》《读者》等处发表作品多万字,出版散文集《独自的乡村》《风在兹土》《乡土平静》等。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