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http://www.csjkc.com/yydt/m/637.html城市报刊亭是一座城市的文明窗口,是传递信息的平台。是街头故事、街头文化、街头时尚等等的具体呈现方式,更是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可是,总有读者来电表示想买份报纸都不能如愿,觉得不方便。近日,记者走上石家庄市的大街小巷,对石家庄市的各类报刊亭目前的生存现状进行了走访调查。有读者提出,希望政府扶持街头报刊亭建设成固定建筑物,建成一些有文化传承和记忆符号的报刊亭,毕竟社会上还存在不少习惯读报,或不能熟练使用现代化电子设备的中老年人。
市民找不到可以买报纸的地方
近日,王先生等多位市民给本报来电反映,他们想买当日的报纸,走了好几条街也没有如愿。跑到以前买过报纸的售报点,发现之前的报刊亭都已经拆除了,难道所有的报亭都拆除了吗?
“报刊亭里除了能买报纸和杂志,获取最前沿的信息,还能买到矿泉水、饮料,兑换领钱等,对于我们上了岁数的人来说特别方便,要是拆除了太可惜了。”王先生说。
报刊亭以经营日用品为主
8月13日,记者就城市报刊亭的经营现状走访了多条街道后发现,之前随处可见的报刊亭,如今仍在运营的已寥寥无几,剩下的几处报刊亭经营情况也堪忧。
在长安区方北路与体育大街交叉口附近的一个邮政报刊亭内,各种饮料以及生活用品齐全。在窗口的醒目位置,有各种报刊、杂志和一些儿童读物。报刊亭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他经营这家报刊亭有十几年时间了,一开始只是个报摊,后来改造成了邮政报刊亭。
记者看到,这家报刊亭售卖的报纸品种有《参考消息》《燕赵都市报》《燕赵晚报》等。王先生坦率地说,目前,他的报亭盈利主要靠的还是饮料等日用品。以前销售最高时单种报纸一天就达到多份,也有时候刚进的报纸早早就销售一空,现在单种报纸的销售量也就10份左右了。
“一天也卖不出几份。”位于中山东路与华清街交叉口西南角的一处邮政报刊亭的经营者称,现在市民大多通过手机看新闻,偶尔也会有人来买报纸,老年人居多。记者看到,这处10平方米左右的售报点,在醒目位置放着各类报刊和一些杂志,剩下的空间以经营日用品为主。
多数报刊亭被拆除,报刊发行主要靠征订
一位经营多年报刊亭的工作人员介绍,之前他们的邮政报刊亭的数量最多时达到90家,负责售卖当日的报纸和一些杂志,为喜爱阅读的市民提供了方便。后来,因为城市改造、路面提升等各种客观原因,在有关部门的统一要求下,大部分都拆除了。目前,只剩下4个报刊亭还在运营,所售卖的报纸数量已是寥寥无几了。
“因为市政建设需要,拆除报刊亭我们支持。同时,建议在适合的位置统一建设一批报刊亭,以满足市民的需求,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做好服务工作。”该工作人员称,这几年邮政报刊亭运营得不错,确实有一批忠实的读者,自从报刊亭被拆除之后,经常会有市民因买不到报纸而来电咨询。
据某报业集团一位从事了20多年发行工作的工作人员介绍,当初,他们集团其中一份报刊的日发行量达到几十万份,除了固定的征订用户外,光当日各报刊摊点的零售就达4万多份。
“现在市民的阅读习惯不同了,对阅读纸质报刊需求也就小了。”这位工作人员称,之前他们集团报刊发行最辉煌的时候,还专门成立了报刊零售部,每天负责为市区多家报刊亭以及零售摊点配送当日的报纸。后来,由于市民的阅读习惯发生了改变,各零售摊点逐渐收缩,现在干脆关停了。目前,报刊的发行工作主要是通过征订来完成。
部分市民主要通过报纸获取新闻信息
市民侯先生是一位资深报刊通讯员,同时也是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