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留给杭州这些人谢谢你们,带来每一份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比较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杨一凡文/摄

一年中工作繁忙的你,应该没少用手机点外卖吧?

风吹雨淋,寒冬酷暑,穿着各色外卖服的外卖骑手骑着电动车,在大街小巷里穿梭。“你的外卖到了!”电话里这熟悉的一句,在每天的工作中,代替了妈妈的唠叨,告诉你要吃饭了。

外卖骑手的身影,奔忙不息,从年头奔跑到岁尾,跟超时较劲,与好评相拥,一个个单子,跑出了生活的踏实。他们的速度,也让我们有了每一餐的温暖。

今天的这一句谢谢,想送给外卖小哥:谢谢你们,每一份有温度的餐都有你们的汗水。

1】20岁的大学生,来杭州做骑手打寒假工

中午时分,建国北路的滨河广场入口前的人行道上停着一排电动车,一眼望去,大多数都是外卖骑手的,有的踏板上还放着外卖箱。不停有外卖小哥疾驰而来,停下车后,急匆匆去店里取餐。

20岁的饿了么外卖骑手小王正在等单子,小王的老家是甘肃陇南,他在兰州读大学,这个寒假来杭州送外卖。“我暑假就来杭州了,是在饭店里跑菜,今年寒假,又来杭州送外卖。”

小王所在的网点有几十人,将近一半的外卖骑手已经回家过年了,而他今年春节选择留在杭州,“年轻多打拼一些吧,家里人也放心的”。

说起杭州,小王说自己是西北人,南方的天气还多少有些不适应,“夏天太热了,冬天下雨阴冷,有点不习惯”,但是在小王看来,这座城市充满活力,交通便捷,经济也很发达。

记者问他如果用一个词来跟家乡人形容杭州,你会怎么说。

小王想了想说:活力。

2】“单王”春节不休息,来年想离家近一点

“我现在还是单王,哈哈哈。”说这话的时候,外卖小哥姚权刚的语气里有点点高兴,但更多还是谦虚。

去年10月,姚权刚在萧内网上晒出来他做外卖小哥第一个月的工资单和电瓶车公里数,称每一分都是沉甸甸的收获。收获这份来之不易的工资前,他是一名40岁的工厂工人,人到中年不得已换岗,只能与在江干区的家人遥遥相望。

姚权刚的故事,经钱江晚报小时新闻报道后,引来了好多人的点赞(详情戳:既心疼又励志!杭州41岁外卖小哥入行两月跑1万公里,晒首月工资单元)。

3个月过去了,姚权刚依然很拼很努力。

他所在的宁围片区宝龙站点,美团骑手有六七十个。他说,今年春节,选择春节留守继续工作的有18人,他也是其中之一。

“现在快到过年了,更忙了,最近下雨天气不好,点外卖的人多了,我现在早上10点半要跑到晚上12点左右,平均一天有60单左右。”跑到现在,姚权刚还保持着单王的成绩,如今电动车的历程数已将近3万公里。

“过年不回家,也跟家里人说了。我跟大多数骑手情况不同。我家就在江干,有事回家看看也方便的。”新的一年,姚权刚打算继续做骑手,但是他想离家再近一点,到江干区去做骑手,“孩子也大了,想着能多照顾家一些”。

让他形容杭州,他说:励志。他觉得杭州的每个人都很拼,很努力。

3】辛苦一年,女骑手带着礼物踏上回家的列车

忙碌了一年,外卖骑手张桃红今天(1月16日)跟老公要回家了。他们买了今天回老家山西运城的火车票。“到老家要20多个小时,我们买的卧铺,很长时间没看到孩子了,带了吃的还有玩具。”

张桃红是钱江晚报小时新闻报道过那一份特殊外卖里的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点了一份牛肉粉丝汤送给桥头的老人,(详情戳大概是杭州最特殊的外卖了,有人悄悄点单送给大桥边老人,接下来的事更加暖)当时送这份暖心外卖的就是张桃红。

今年33岁的她,跟爱人都在杭州做外卖员,到现在已经有两年多了。家里两个孩子,大的今年11岁,小的今年6岁。

当骑手后,她每天早上8点多开始工作,晚上要忙到十一二点。夏天点夜宵的人多,有时候要忙到凌晨两三点。女骑手张桃红干起活来一点不比男人差,一天下来,她少则送二三十单,多则送五六十单。

过去一年张桃红对自己的表现还算满意。她说虽然情况不如去年好,但比起在老家还是要好很多。等过了年,安顿好孩子上学后,她还要回杭州继续新一年的奋斗。

让她形容杭州,她说了三个字:大城市。紧接着她又补充说,“杭州挺好的,环境好,经济也好,机会也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