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蒋慎敏通讯员唐洁张龄云鲍聪颖
3月5日,惊蛰。
在电力系统已经干了几十年,早已对农事生疏的钱海军,这一天拿起农具,趁着午休,和十几名志愿者们一起赶往郊外的胡奶奶(化姓)家。
钱海军这个名字,慈溪人——特别是老年人们,早已经不陌生。
这位热心的“万能电工”,在10多年里24小时随叫随到,给空巢老人提供了数万次的服务。在他的感染下,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于年3月成立,从最初的3人发展到了电力注册志愿者人,社会志愿者余人,还与多户特殊家庭成了“亲人”。今年3月,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被命名为第四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们许多都自于电力系统,对于用电方面的事儿,自然是门清。不过这一回,他们却是拿起锄头,开始播种大豆、芋艿……
●穿着电工服的志愿者们,操起农具种下爱心田
这还得从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在年联合慈溪市慈善总会、慈溪市残疾人联合会,共同推出了“千户万灯”残疾人贫困户室内照明线路改造公益项目说起。
胡奶奶便是这项公益项目的受益人之一。年过八旬的胡奶奶,膝下无子,老伴也在3年过世了,陪伴她的只剩下老屋与门前的一亩两分地。
钱海军带领着大伙儿去了好几趟,给胡奶奶重新铺设了电线、修整了房子、在门前铺设了水泥地、割掉了田里的杂草。
胡奶奶很开心,不过几次接触钱海军能感觉到胡奶奶有个心结。
“她念叨了好几次,说杂草长得快,割掉也没用。我说你放心,我们会常来,要不帮你种点作物,以后拿去卖了还能补贴点钱,她说不用。我说要不种点东西,收成了我们一起吃,她开心了,我就知道,老人家不忍心让地荒废。”做为农民的孩子,钱海军很明白老人家对农地的那种感情。
志愿者唐洁提出,要不干脆弄一个爱心田,既让胡奶奶能有点作物,也能让孩子们体验田间劳作,如果受欢迎,以后还能推广。
事情就这样开始了,大家趁着业余时间忙个不停,总算赶在惊蛰那天,种子下地了。
●为了随时能够帮忙,24小时不关机、过年他都不喝酒
今年48岁的钱海军,个头不高,常年穿着短袖。他的义工之旅,是年意外帮邻居修理电路开始的。
“那时候我们也没有什么社区,大伙儿家里有点什么东西要修,互相之间帮个忙。”那时候的钱海军是一个热心的邻居。直到有一天,一位同行请他来帮忙,改变了他的想法。
“他是个水电技师,哪里出问题了怎么修他都清楚,可就是年纪大了,没法爬上爬下了。”钱海军修好之后,和老人聊了许久。老人说,年纪一大很多事就力不从心,钱海军来帮他修理还陪他聊天,让他真的很开心。
这件事让钱海军感触很深。从那之后,他就开始主动寻找、帮助身边的老人们。
后来,钱海军发现身边空巢、孤寡老人较多,决定拿出更多时间服务6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
他印了张名片,利用社区排查和服务的机会把名片送到老人手中。车子的后备箱渐渐成了一个维修用的“百宝箱”,里面放着日光灯、开关、插座、螺丝等各种备件。
同时,他还利用社区老年大学学习授课的机会讲解电力知识,被大家称作老百姓身边的“百家讲坛”。
为了能随时接到老人们的电话,钱海军至今还用着那款待机长、铃声响的诺基亚E66,为了随时能够帮忙,他节假日从不外出旅游,甚至连过年都滴酒不沾。
如今,钱海军把帮助别人变成了习惯和乐趣,最忙的时候他一天接到过21个求助电话。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钱师傅的队伍
“我们都是做电力技术出身的,做义工做志愿者也是从电开始,但却不会在电这方面结束。”
慈溪市古塘街道孙塘新村的陈老伯和钱海军算是老熟人了。陈老伯和妻子照顾着智力障碍的儿子,生活不易。
年,钱海军得知情况后,敲开陈老伯的家门,递上了名片。两个月后的一天下午,陈老伯家中的一个插座坏了,突然想那张名片和送名片人的那张笑脸。
接到电话后,正在外地办事的钱海军赶往老人家中。很快,故障排除了。从那以后,钱海军隔三岔五探望老人,每到过节,还带着礼物慰问。
钱海军为这些老人服务,从来不收费,也有人曾笑他太吃亏,太傻。钱海军说,当你也看到这些老人们开心的笑容时,就知道我一点都不吃亏了。
多年如一日的热情,让越来越多的热心人围绕在了钱海军身边。
年,慈溪市供电公司成立了以钱海军名字命名的公益团队,公益团队成立5年多来,累计开展大小公益活动余次,服务受众余人,骨干人员周丰权、唐洁、柴建华、潘雄鹰、王军浩在无偿献血、精神帮扶、结对助学等公益项目表现突出,分别获得全国及省市献血金奖、省市优秀志愿者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