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吴浩
在国家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的风口之下,布局智慧工厂、进行数字化转型成为啤酒行业先行者的探索实践方向。借势青岛打造“工业互联网之都”的布局,具有良好数字化基础和丰富制造业场景的百年青啤,又一次站在了舞台中央。
乘着青岛打造工业互联网之都的东风,青岛啤酒正以向定制化要用户、向智能化要效率、向工业互联网要平台的路径,朝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全速奔跑。
数据显示,年上半年,青岛啤酒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8.5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这是继年年度净利增速创十年新高,年市值创历史新高、品牌价值创新高之后,青岛啤酒交出的又一份“高质量增长”答卷。
生产流水线
智能升级驱动柔性生产变革
快速响应消费者多元化需求
智能制造的意义在于实现产线人员配备效率,从物料供应、生产、发运和产品追溯全供应链自动化,从而达成降本增效的目的,同时,更是工业互联的基础。青岛啤酒深知这一点,因而在疫情的危机中按下了智能制造的快进键。
日前,位于青岛市登州路56号的青岛啤酒厂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已经初见雏形。“青岛啤酒厂每年生产多个品种,生产线品种转换非常频繁,小品种多频次成为生产常态,按传统办法每次仅包装切换就需要10至分钟,如今,模块化贴标机等‘高配’设备的使用,结合产线管理系统,品种切换几乎实现了无缝衔接。”青岛啤酒厂厂长孟庆尚举出的这一个简单的数据对比,是智能制造效率提升的一个生动注脚。
“此次升级引进了国际领先的智能化包装生产线、生产线管理系统和智能诊断系统、无人值守的自动化立体仓库,同时还将会打造智能物流系统,实现物料供应、订单生产、仓储发运和产品追溯全供应链智能化、自动化流水线生产。”孟庆尚说。据测算,青岛啤酒厂生产线智能改造升级后,其生产效率将同比提升20%~30%。
根据计划,未来青岛啤酒将陆续对全国多个工厂实施智能化改造,传统的“巨无霸”流水线将逐步转型为柔性生产“轻骑兵”,不仅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小批量、快速转单的新生产方式,将更快响应、更好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
打包装箱
转型数字化支撑销售战略
让服务体验、购买方式更便捷
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模式,从而倒逼企业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要如何重塑?数字化是青岛啤酒给出的答案。
上海的王骏是一位外企职员,同时也是资深的啤酒爱好者。今年,他还有了另一重身份——加入青岛啤酒的分销员计划,成为青啤的“云员工”。朋友们通过他分享的链接购买青啤,让王骏有了每月上千元的意外“收益”。而这也源于他从青岛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