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点了病毒短信致使手机中毒,两张银行卡先后被盗刷。77岁的王某无奈之下投诉到银行。虽然人民银行某支行在调查后,最终并未支持王某的诉求,但相关专家也提出,应研究建立银行与持卡人之间的合理责任分担机制。
(网络图片)
1
手机中病毒银行卡被盗刷
某日,人民银行某支行接到消费者王某投诉,称年3月中旬,自己收到一条由不法分子发送的伪装成校讯通的病毒短信,因其孙女正在上小学,他信以为真点击链接导致手机中毒。不久,王某在某商业银行支行办理的借记卡内资金共计元被分15次盗刷,发现资金被盗后王某随即将借记卡注销。
4月18日,王某在该商业银行支行新办理了一张借记卡并存入多元,但新卡于4月24日被盗刷元。王某称新办的借记卡卡号不同,密码也已更改且未开通网银、手机银行也未与第三方支付绑定,卡内资金不应无故被盗,因此投诉该商业银行支行没有履行保护存款人资金安全的义务,要求其承担责任并给予赔偿。
2
银行不存在明显过失
人民银行某支行通过查看王某后台交易信息,发现王某借记卡资金是通过“某银e支付”实现资金转移。“某银e支付”是该商业银行推出的网上汇款、在线支付、缴费等业务的小额支付认证工具,无需使用U盾或电子密码器,只需填写“手机号+银行账号后六位或账户别名”,再根据手机收到的短信验证码完成小额支付的安全认证方式。交易中,不法分子利用王某借记卡开通的某银e支付功能,通过某网银在线科技有限公司,向王某借记卡发出了操作指令,病毒截取其手机短信验证码,无需银行卡密码就实现了盗刷。而王某在该商业银行支付办理第二张借记卡时并未将手机病毒完全清理干净,且所留存的手机号码也未变更,致使新办理的借记卡也被盗刷。
另外,针对王某所称第二张借记卡并未开通网银的情况,调查发现:银行柜员在为其办理业务时,考虑到王某年事已高(77岁),为保障银行卡资金安全,曾建议其不要开通网银、手机银行或者某银e支付,仅利用银行卡做简单的存、取、汇及线下刷卡交易。但王某称日常会利用手机及电脑进行线上操作,因而坚持要求开通网上功能,得到肯定答复后,柜员为其开通网银与某银e支付业务。在办理业务过程中,柜员与大堂经理也向王某介绍了某银e支付的使用方法,网上支付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叮嘱王某保管好短信验证码等事项,尽到了告知义务。
在调查了解相关情况后,人民银行某支行认为,王某两张借记卡先后被盗刷是其本人点击链接致手机中毒所致,该商业银行支行并不存在明显过失,建议王某向公安机关报案,同时要求该商业银行支行积极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协助王某追回损失。
3
研究建立合理责任分担机制
人民银行相关人士介绍说,近年来银行卡盗刷案件呈高发态势,但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责任归属,从相关案例的司法判决来看,不同法院针对不同案例有不同的判决结果。为切实维护好银行与持卡人的合法权益,应在尽快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并积极推动有关部门出台司法解释的前提下,研究建立银行与持卡人之间的合理责任分担机制。
人民银行提醒,银行应加大对客户的风险提示教育和宣传引导力度。近年来,新型互联网技术的网络支付、结算工具的出现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但其中也暴露出一定的安全隐患,针对银行卡的新型信息化犯罪层出不穷。银行应做好风险提示,教育持卡人提高防范意识,妥善保管银行卡信息与个人信息,对不明链接、不明短信千万不要随意点击,以免信息泄露被他人利用,造成自身财产损失。同时,老年人是网络诈骗案件和银行卡盗刷案件受害者的高发群体,老年消费者也应在金融机构的指导和帮助下积极融入新型金融应用环境,加强新型金融知识和智能电子设备相关知识的学习,切勿轻信垃圾短信、病毒短信,要提高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文/燕赵晚报融媒体记者刘文静通讯员强雪玲祖佳琪图/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点推荐
跟团游内蒙古草原,71岁老人猝死!旅行社:出门旅游就是要受罪的
提醒!石家庄这4条公交线路有调整,出行请注意
铁证!美国资助乱港分子:“每年都问该如何帮你”
编辑静静责编卡卡
石家庄日报全媒体新闻热线
————
倾听大众声音 发布权威信息
架起媒体与用户沟通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