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武汉晚报量身定制一人一方的ldqu [复制链接]

1#
三九到,吃膏方,贴天灸量身定制一人一方的“江城膏方”

本报记者刘璇通讯员杨敬慈

“夏养三伏,冬补三九。”“三九”是一年中最冷时节,此时阳气敛藏,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身体极需调养生息。根据中医理论,冬季是一年四季中进补的最好季节,而冬令进补,尤以膏方为最佳。

医院(医院)推出首届“江城膏方”节,李恩宽、张介眉等十大名老中医坐堂辩证开方,“国宝级”中医师和药师亲自为市民把脉辨体质,开方熬膏,量身定制一人一方的“江城膏方”。除膏方外,针灸科在三九时节还将推出“三九天灸”,配以穴位敷贴,内调外治,事半功倍。

年过四十不妨“吃点膏”

“现在不少人追求昂贵的膏方,恨不得把野山参、虫草、鹿茸等名贵药材都放进去。”医院(医院)中医部主任薛莎说,其实没这个必要,普通膏方就可以满足调补的需要。

40岁是个分水岭,40岁一过,人的身体状态开始走下坡路,机能开始下降,这就是我们说的亚健康,表现为易疲劳、精力不足、记忆力下降、肩颈僵硬、失眠头痛等。“这个年龄的人吃点膏方来调补很有必要。能缓解疲劳,增强体力,调节阴阳平衡。”薛莎指出,膏方具有治未病、保健、预防和调补的作用,平时体质不错,偶尔有些小毛病的人,冬季适当进补膏方对来年健康的维护也是有好处。不过,膏方强调“量体裁衣”,实多攻多,虚多补多。

“江城膏方”按药品级标准熬制

“膏方制作讲究很多,一般的小作坊很难熬制出好膏方。”药学部制剂中心副主任张红介绍,医院(医院)的每一料膏方都经过配药、浸泡、煎汁、过滤、浓缩、收膏这6道工序,这一过程约需五个工作日。每一步都来不得半点闪失,才能熬制出“透、亮、糯”的传统膏方。

张红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膏方熬制还没有全国性的统一行业标准,上海市膏方制作规范为行业最高标准。她透露,医院同时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养生操作规范中的膏方制作规范和上海标准,就高不就低,医院的“熬膏标准”,配方、浸泡、提取、沉淀、浓缩、制膏、凉膏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质控标准。

为了发挥中药材的最大功效,药材浸泡整夜后,根据药材性质不同置于不同的容器内浸泡,两道煎煮、两次过滤后,取上面的清亮液体,再置入锅中加温,撇去浮沫。待煎汁转浓后,转为文火煎煮,让药液徐徐蒸发浓缩,然后加入糖和炼蜜等收膏。

张红透露,在整个制膏流程监控上,引入了现代制药的先进理念。不论是火候还是时间的掌握,每一料膏方均有可追溯的生产记录及浓度检测数据以确保品质,熬制出来的膏方直接达到“药品级标准”,制膏工艺传承工匠精神,医院特地为此申请了专利商标“江城膏方”。

膏方进补配“三九天灸”事半功倍

83岁的张太婆是个“老咳喘”,每年冬天反复感冒发烧咳嗽,是医院的常客。三年前,医院针灸科接受冬病夏治和三九天灸,同时配合膏方调补,现在连感冒都很少得了。

“在膏方进补的基础上,加上三九天灸治疗,能让反复发作的慢性寒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周利解释,“三九天灸”是传统中医内病外治疗法。它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理论,将特制中药敷于体表特定穴位,扩张局部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温通经络,提升阳气,达到保健养生目的。

大家熟知的“冬病夏治”也叫“三伏天灸”,重在夏天三伏阳盛腠理开泄之时引邪外出,而“三九天灸”是冬病冬防,重在三九时节阳气不足时温补阳气,扶正祛邪,是“三伏天灸”的延续与补充。二者呼应配合,可巩固冬病夏治疗效,冬夏共治疗效相得益彰。

据介绍,天灸使用的药材多为辛温类中药,主要针对虚寒体质者。哮喘、老慢支、鼻炎、咽炎等呼吸系统疾病,胃痛、肠炎、慢性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风湿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痛、冻疮、月经不调、痛经等患者都可来灸一灸。

周利透露,通过膏方内调,三九天灸外治,双管齐下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膏方一般连续服用50天左右,从冬至后的“一九”开始,到“六九”结束,或服用至次年的立春前结束。三九天灸1年为一个疗程,建议坚持3-5年。

预贴:12月12日—12月20日

一九:12月21日(冬至)---12月29日

二九:12月30日---1月7日

三九:1月8日---1月16日

加强:1月17日—1月25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