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春城晚报体验阿昌文化欢庆阿露窝罗节 [复制链接]

1#

蹬窝罗听山歌、赏阿昌织锦、品"植物燕窝"……20日,年梁河阿露窝罗节在曩宋阿昌族乡关璋村开幕,当天精彩的文艺表演、内容丰富的节庆活动,让当地各族群众和八方宾客在这个小山村体验了阿昌族的文化盛宴。

阿露窝罗节是阿昌族的传统节日,形成于阿昌族先民长期的征战、狩猎、农耕等活动中,来源于祭祀天公“遮帕麻”和地母“遮咪麻”的古老宗教仪式。传说遮帕麻和遮咪麻上天的时候,人们跳了三天三夜的舞、唱了三天三夜的歌,于是就有了“窝罗节”。

年5月20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正式将“阿露”和“窝罗”两个节日统一为“阿露窝罗节”,并将节日定在每年3月20日左右。从此,“阿露窝罗节”成了阿昌族的法定节日,并赋予了庆贺民族团结、欢庆丰收、祝福美好生活等新含义。

过节期间,十里八乡的阿昌族男女老少都穿上鲜艳夺目的民族盛装,翻山越岭,来到窝罗场上,舞狮、舞象、舞双龙、蹬窝罗、竞技和祭祀活动。

上午,开幕式文艺表演结束后,各族群众和宾客跟随阿昌族人民的舞步,在阿露窝罗场上齐蹬窝罗,共庆阿露窝罗节。“窝罗”有欢乐之意,“蹬窝罗”也就是“跳欢乐”。

下午,阿昌织锦大赛、滇皂荚食品创意品评赛相继在关璋村织锦馆和关璋村阿露窝罗场开赛,赛事吸引了众多围观者。

阿昌织锦是阿昌族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织锦工艺品以款式奇特,图纹别致,色彩斑斓,质地厚实著称。姑娘、妇女们巧手织造出精美的筒裙、包头、衣服、筒帕等织锦工艺品,越来越受到众人的喜爱,成为竞相购买的工艺珍品。

滇皂荚被誉为“植物燕窝”,其营养成分丰富,具有补肾、润肺、明目、祛痰开窍、利尿、提神补气之功效。梁河县是云南皂角米的主产区,目前梁河县滇皂荚保存面积0.万亩,挂果结实面积0.53万亩。

此外,节日期间还有民族团结风情街服饰、配饰、美食展街,阿昌民间技艺体验,以及最美曩宋摄影比赛。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马楠通讯员杨杰尹凯帮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杨质高

审核:板如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