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11岁男孩打赏主播,刷走爷爷奶奶打工挣下 [复制链接]

1#

如今,网络越来越发达,也给儿童玩游戏提供了方便。11岁的小牛(化名)放暑假了,他从江苏徐州到河北井陉某工地跟爷爷奶奶生活了近两个月时间,其间他通过手机,在某短视频平台上送礼物给主播,金额达5万多元,而所有送礼的钱都是爷爷奶奶辛辛苦苦在工地做饭攒的工资。

打赏主播的消费记录。

1

为了给网络主播送礼物

11岁男孩刷爷爷奶奶5万多

昨日10时许,来自江苏徐州的马先生向本报反映,他的父母在河北井陉县一家工地做饭,已经快两年时间了。他本人在江苏一家路桥公司上班,常年跟着工程队到处施工,很少回家,照看两个孩子的重任自然就落在媳妇的身上。今年暑假,他儿子小牛来到河北井陉县跟爷爷奶奶住了一段时间,没想到竟然沉迷于玩手机游戏。

“6万多元啊!都给主播送礼物了!”马先生告诉记者,得知孩子在手机上被骗了巨款的消息,他和爱人立即赶到井陉县。他们在儿子的手机上统计了一下,发现通过某短视频平台送出的就有5万多元,还有几笔是通过另外的平台送出约1万元。

据马先生的爱人介绍,她儿子所用的手机是她以前做微商用过的,就是通过手机把他爷爷奶奶手机里绑着银行卡的工资转过来的。“现在问孩子是怎么把爷爷奶奶的钱转进自己手机里的,孩子也说不太清。”马先生的爱人说。

2

网上跟儿童“交朋友”

目的是索要“霸王套”

记者通过马先生出示的某单一平台的记录显示发现,从年6月2日开始的第一笔,到年8月22日最一笔,单笔从6元到元不等,53笔,共5.1万多元。

跟小牛在短视频平台交流的网名为

妖萌小姐姐的主播的聊天记录这样显示:“

妖萌小姐姐:你在肉肉那说还有三千八呢。

小牛:真没了。

妖萌小姐姐:说好做姐姐忠粉的,你又差点没留住。

小牛:人家都在抽奖呢,别的粉丝告诉我的,今天还能来霸王套吗?

妖萌小姐姐:你这些钱是不是偷拿父母的手机充值的?

小牛:我不充迷你世界。

妖萌小姐姐:我是说你刷的这些钻石是自己的钱吗?还是父母的钱?

小牛:是。

妖萌小姐姐:你怎么这么有钱呀,我明天送你个皮肤激活码吧。”

马先生说,为了退钱的事,他们也找过警方求助,警方给他们出具了一份情况说明,证明充值系孩子所为。这两天他们也找过短视频平台要求退款,但目前还没有着落。

3

如确系未成年人平台将全额退款

对违规主播处罚有可能封号处理

昨日,记者就此事采访了该短视频平台。一位负责人回应说,他们会抓紧处理退款事宜,并让马先生一家提供相应的材料。“平台官方不赞成未成年人在观看直播时充值打赏,如果确系未成年人所为,平台经核实后将全额退款。”该负责人说。记者将小牛和主播的聊天记录发送给这位负责人,她也表示,平台严禁主播通过各种途径诱导、教唆未成年人充值、代练或私下交易,并明确了惩罚措施。他们会立刻对涉事主播进行查处,如情况属实,将会对违规主播进行处罚,甚至封号处理。

4

属于未成年人

应责令主播退还高额打赏金

河北北方国立律师事务所姚骁雄律师认为,本事件涉及了未成年人打赏主播的问题,未成年人思想不成熟,能否正确地行使民事权利需要注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规定: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本事件中小牛(化名)刚刚11周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在某短视频平台打赏主播的行为不属于法律规定的纯获利益的民事行为,也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应该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后生效。该平台的回复是正确的,因其法定代理人没有同意或追认该打赏行为,应该由平台核实事实后责令主播退还高额打赏金。

律师提醒,在移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今天,绝大多数未成年人频繁接触网络,监护人应当做好网络防护工作,给孩子配备手机或把自己的手机给其玩耍时要注意调成儿童模式,不但防止类似不正常消费,也能防止未成年人接触网上的不适宜内容。

文/图燕赵晚报融媒体记者柳安臣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