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市 http://www.jiaozhouzx.com/贵州大数据产业签约项目个
5月26日,数博会数字经济招商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在贵阳举行,全省共签约项目个,合同投资金额达.61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现场签约合同类项目21个,合同投资额达.9亿元,涵盖大数据融合产业、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
数博会期间,贵阳市、贵安新区共计签约项目58个,投资额达.73亿元(贵阳市52个,.16亿元;贵安新区6个,40.57亿元)。其中,大数据融合项目46个,投资额.4亿元,大数据电子信息项目12个,投资额56.33亿元。
此次签约旨在借助数博会平台,开展以大数据产业为主的招商活动,推介贵州优势资源和优良环境,吸引更多企业来黔投资,进一步推动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
近年来,贵州抢抓机遇,充分发挥气候、能源、综合成本等优势,坚定不移把大数据战略行动向纵深推进,大力建设“中国南方数据中心示范基地”。目前投运及在建的重点数据中心23个,其中超大型数据中心11个,已经成为全国集聚数据资源最多的省份。此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年)》显示,年贵州数字经济增速超过15%,连续6年排名全国第一,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指数达到41.1。
据悉,贵州将着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数据价值化,与各位企业家共挖大数据“钻石矿”,开拓数字经济“新蓝海”,抓住时代机遇,共同谱写大数据这篇大文章,为高质量发展赋能、为高品质生活添彩。与此同时,贵州将打造更优的“贵人服务”品牌,一如既往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让企业家朋友们在贵州安心、顺心、舒心。
钜成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薛成标表示,钜成将在贵州倾力打造“两园一网”项目,借助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先天、先行、先试优势,打造国内一流的大数据中心与全产业链应用创新基地。
“数区”招商作为贵州“五区”(“园区”“坝区”“数区”“城区”“景区”)招商中的一环,贵州计划“数区”招商要在新基建、物联网、云计算、5G应用、平台经济、人工智能等大数据全产业链方面谋划招引一批领*型成长型企业和大数据场景应用型优强企业。
贵州倍易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招商引资的大数据企业,目前,公司在贵州实现产值12亿元,带动就业人。公司负责人陈钟育表示,在贵州省委、省*府的帮助与支持下,省有关部门和铜仁市在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了企业大力支持,让企业深受感动、倍感温暖。
贵州有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先天环境优势和先行试验探索优势,是西南陆海新通道上的重要节点,是中国南方数据中心示范基地,是国家多个领域互联网、大数据应用试点示范地区,拥有优良的营商环境和创业创新环境以及越来越完善的大数据地方法规标准,也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大数据企业来贵州挖掘“钻石矿”,开拓数据价值的“新蓝海”。
截至目前,贵州已经引进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华为、腾讯等一批企业大数据中心,培育了满帮、朗玛、白山云、易鲸捷等一批本土领*型大数据企业。同时,以此为契机,不断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府治理深度融合,深入挖掘数据价值。
贵州省产业大招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投资促进局局长马雷表示,贵州坚定不移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省投资促进局不断强化对大数据企业的招商力度,强化与大数据融合的高科技企业招商力度,顺应了*府推动、企业联动的发展规律。贵州正在成为投资热土、兴业沃土、创业乐土。(贵阳晚报)
贵州等八个区域布局建设国家算力枢纽
26日在贵阳举行的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开幕式上,国家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沈竹林宣布: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正式启动。
据了解,为进一步强化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统筹布局,加快推进国家算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明确将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以及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布局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以下简称“国家枢纽节点”)。
沈竹林介绍,中国将推动大型数据中心向可再生能源丰富、气候、地质等条件适宜的区域布局,实现“东数西算”,加强国家枢纽节点之间的网络传输能力建设;在国家枢纽节点布局建设若干个大数据产业集群,加快大数据中心节能技术、能源回收、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探索,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新华社贵阳)
智慧交通,让出行更加便捷
智慧停车位上,停车管理员录入车辆信息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指挥中心大数据对车流量的监测更精准市民有序通过人行横道市民打开“交管”APP
《年一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情况报告》显示,贵阳市交通拥堵延时指数为全国第22名,较年排名下降16位,跌出十大“堵城”,交通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近年来,贵阳不断推进“放管服”改革,各种“车事”的办理程序也越来越简易,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而这样的改善离不开贵阳市依托大数据技术展开的智慧交通建设。
大数据+交通,让道路通起来
今年清明节期间,贵阳市交通运输监测调度中心发布了《清明期间交通预测及出行提示》;今年“五一”期间,预计贵阳市民自驾前往毕节、黔南、遵义方向意愿最为强烈……近年来,只要节假日临近或重要活动即将开展的时候,贵阳交管部门总会发布出行提示。
那么,能够科学指导市民合理安排路线的出行提示是怎样被统计出来的呢?这背后,主要依托交通大数据技术。
以今年“五一”假期为例,在节前、节中、节后三个节点,贵阳交管部门通过海量大数据来预测节假日的交通状况并撰写分析报告和出行提示。在为市民出行提供科学方案的同时,贵阳交管部门依托卡口流量监控数据、手机信令数据、高德、百度等互联网路况平台的大数据信息,对假期不同时期的交通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助力市民在假期畅通出行。
相比节假日的交通研判以及处理,贵阳交管部门在日常“治堵”上,也有一套办法。
依托交通大数据技术,贵阳交管部门能够更加全面和精准地对城市交通运行状况,包括交通流量、流向、时间和空间分布、运行车速等进行分析,迅速找到交通拥堵的规律性和拥堵成因,制定有针对性的交通组织措施或道路改建方案,达到缓解交通拥堵的目的。
此外,针对每天在城市道路上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交通事故,大数据还能为其提高处理效率,从而避免交通拥堵。
年4月15日16时25分许,张先生驾车在贵阳市南明区后巢乡与一辆小车刮擦。与以往保留现场并等待保险公司和交警到场处理的方式不同,双方在自行拍照取证后,立即撤离现场。
随后,张先生与对方前往就近的快处中心进行事故处理,在快处中心,事故处理的相关数据通过交管部门和保险行业的大数据链接,在后台进行流转。大约20分钟后,快处快赔结束,保险理赔的元钱于当日就打进了张先生的银行卡。“真是太方便了!这次事故只花了20分钟就完成处理,当天我就收到了理赔款。”张先生说,快处快赔不仅提高了事故处理效率,让群众在处理交通事故时享受方便快捷的服务,更避免了因交通事故引发的交通拥堵。
大数据+交通,让“车事”活起来
“从起大早排队,一天只能办成一件事,到先预约后前往,再到自助办理;从只能办几类简单业务,逐渐到线上办理后即可通过快递邮寄到家……现在,只需要一部手机,动动手指就可以处理违章,领电子版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电子版驾驶证和行驶证……”贵阳市民杨君以前一直觉得大数据是很抽象的存在,但现在,他开始改变想法:“其实大数据就扎根在我们的生活中,它让贵阳市民的‘车事’更好办。”
杨君提到的业务,在“斑马信用”APP以及“交管”中均有涉及。作为年推出的全国首个驾驶人诚信系统,“斑马信用”APP系统目前的用户量已超过50万人,全面实现了贵阳市驾驶人、车辆证照信息电子化,促进了个人社会信用体系维度建设更加多元化。值得一提的是,年3月,该APP还进行了升级,新增13项包括申领新车临时号牌、申请六年免检合格标志、申请期满换领驾驶证以及电动自行车过户功能在内的便民服务和2项信用权益,让贵阳市民足不出户就能办理更多交管业务,从而进一步推进便民服务、提高*务工作效率。
此外,“交管”手机APP注册用户目前超过万人,业务模块扩展至50项,达到除机动车查验以外的车驾管业务均可通过该APP进行线上办理。
据介绍,年,市民通过“交管”手机APP办理车驾管业务达12万余笔,年则达25万余笔,年更是达到46万余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市民除通过指尖即可办理驾驶证补换、机动车号牌补换等业务外,还可通过该APP进行线上“两个教育”。
下一步,贵阳市交管所还将继续推进社会化机动车登记服务站及社会化考场的建设,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预计今年6月底前将再增开3到5家社会化服务站,12月底前再增开2到3个社会化科目一考场。同时,继续延伸警邮合作,预计12月底前将警邮抵押、解除抵押业务由贵阳市范围扩大到全省,真正使“车事”活起来,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
大数据+交通,让出行快起来
“大数据原来这么接地气。”市民张鑫以前一直觉得大数据很抽象,如今享受到大数据发展带来的便利后,毅然改变了以前的看法。出门上班前,她先打开地图,查看路线,尽量避开拥堵路段。
不仅如此,在“停车难”问题上,大数据也解决了她的烦恼。“从‘贵阳智慧停车’APP推出到运营以来,确实给我提供了不少便利。”张鑫说,每次出门,她都习惯打开客户端的“车位查询”,查看目的地周边的停车状况。“贵阳智慧停车”APP上每个停车场都有颜色标记,绿色表示车位充足,蓝色表示车位一般,紫色表示车位紧张,红色表示车位已满。
在大数据的引领下,贵阳积极构建城市智慧停车管理系统,摸清停车泊位底数,创建智慧停车管理平台,实现停车资源高效周转、车位共享。同时,在交通管理中,结合大数据对城市道路动态交通流和停车资源的分析整合,有针对性地在交通压力不大的次干道、支路上,在夜间交通量较小的时段,尽可能地设置停车泊位,缓解“停车难”压力。
随着贵阳机动车保有量和驾驶人数的快速增长,传统的“以车管人”交通管理模式逐渐难以满足新时代城市交通治理工作面临的新场景、新问题。年9月6日,贵阳推出了“驾驶人诚信系统”,这在当时是国内首个聚焦驾驶人群体、以交通信用为切入点、倡导文明交通行为、解决城市交通顽症的大数据信用系统。
基于贵阳市驾驶人诚信系统,配套设施“斑马信用”APP被同步推出,它不仅是系统的唯一载体,也是贵阳交警服务群众的便民平台和文明交通“共建、共治、共享”平台,旨在建立一个让市民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的环境。
为调动市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斑马信用”上线了“违法人人拍”和“设施保修”功能,市民可通过“违法人人拍”功能,对遇到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拍照举报,贵阳交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理,通过“设施保修”功能提醒交警部门对出现故障的交通设施及时进行维修,达到“共建、共治、共享”的目的。
“大数据为工作带来的便利是深刻直接的,让我们的执勤执法工作更加精准、精细,让城市交通综合治理真正显现实效。”贵阳市公安交管局勤务处民警钱维说,依托大数据技术,在大大提高交管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减少了执法过程对群众交通出行的影响,使城市交通更加畅通,让市民出行更加便捷。同时,这也让市民逐渐实现从交通安全的遵守者到交通安全的监督者的转变。(贵阳日报)
中国数字贸易跃入全球前十
5月26日,全球数字服务贸易高端对话在贵阳举行,《全球数字贸易与中国发展报告》发布,中国数字贸易跃入全球前十。
当天,商务部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所长李俊代表商务部研究院发布并解读了《全球数字贸易与中国发展报告》。作为国家高端智库商务部研究院首个聚焦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的权威研究成果,《报告》不仅清晰界定了数字贸易的概念以及全球数字贸易的规模、发展趋势和发展新动态,还提出了促进我国数字贸易发展的六大建议。
《报告》指出,数字贸易包括贸易数字化和数字化贸易两部分内容,是以数字订购和数字交付为主要实现方式的数字货物贸易、数字服务贸易和跨境数据要素贸易的总和。数字贸易的核心是跨境数据流动,凡是高度依赖跨境数据流的经贸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数字贸易。
《报告》研究表明,中国着力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加快推动数字化贸易发展,数字贸易已经跃入全球前十。其中,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额位居全球第一。针对下一步中国如何促进数字贸易发展,《报告》提出要加强顶层设计,夯实数字贸易发展的制度性工作;要加强自主研发,抢占数字贸易竞争高地;要搭建发展平台,不断完善数字贸易平台体系;要扩大市场开放,持续增强数字贸易发展动能;要拓展海外市场,稳步推进数字贸易企业国际布局;要加强数据治理,构建跨境数据流动合作圈等六大建议。
《报告》系统从贸易数字化和数字化贸易两个方面,系统展现了贵阳数字贸易发展取得的成绩及发展思路。数据显示,年,贵阳市服务外包接包合同执行额达4.4亿美元,同比增长84.5%,其中,离岸接包执行额达1.26亿美元,同比增长19.1%;在岸接包执行额达3.15亿美元,同比增长.3%。
《报告》还提出了贵阳发展和推动数字化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建议贵阳以跨境电商综试区为抓手,建立贸易数字化的管理促进机制,加快推进贸易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大数据产业优势,推进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加快推动数字化贸易发展。(贵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