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上海到宁波,失散64年的她与亲人元宵节 [复制链接]

1#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唐旭锋通讯员史杰柯

昨天(2月15日),元宵佳节。

上午10点左右,一辆来自上海的黑色SUV缓缓驶进浙江余姚市公安局刑侦大队,70岁的张舒燕从车上下来,脚未着地,就激动地磕绊了一下,周围等候已久的亲人一拥而上,激动相拥。

张舒燕眼含热泪,在余姚亲人的怀抱中,找回了断联64年的血脉亲情。

“我要寻根”

张舒燕目前家住上海,自从养父母去世后,她就一心想要找回自己的“根”。

“我小时候不知道自己是被抱养的,初中毕业时,无意中从邻居口中得知了这个信息,自此以后,萌生了要找寻血脉相连的亲人的这个念头。”张舒燕回忆说。

随着年龄的增长,寻亲这个念头有增无减,但当时由于顾虑养父母的心情,以及忙于自己的家庭事业,张舒燕只能把这个念头深深地埋藏在心底。直到退休后,“落叶归根”想法越来越强烈的张舒燕按捺不住寻亲的迫切心情,悄悄地辗转上海各大派出所调查自己的身世。

“十几年前,我到各个派出所去翻找户籍材料,过程十分艰辛,最后只找到母亲‘徐姣娣’和我的原名‘唐调玉’以及余姚老家‘明伟乡诸介村’等信息。这些信息实在太有限了,靠我自己的力量根本就找不到亲人。”张舒燕说。

实际上,张舒燕并不知道,当年她被送养之后,亲生父母一直念念不忘,通过各种途径悄悄寻找过好几次,等到了下一辈,张舒燕的兄弟姐妹们也到上海寻找过好几次,最终都因为信息太少失望而归。

50来年沧海桑田,信息的缺失及不对称,导致张舒燕和亲人咫尺天涯。这一次私底下寻亲失败后,张舒燕只能将希望埋藏在心里,直到多年后,张舒燕养父母高龄逝世,张舒燕这才再次兴起了寻亲的念头。

去年11月初,张舒燕的丈夫找到上海警方求助,此后,张舒燕寻亲一事,发生了重大的转折。

一封来自上海警方的寻亲函

11月3日,余姚市公安局扫黑除恶大队收到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一封协助寻找亲人的函。扫黑除恶大队教导员吴灵芝接函初步了解情况后,最先的感受就是“寻亲者岁数等不起了,寻亲一刻也不能拖延,否则有可能造成终身遗憾。”

于是,吴灵芝提请余姚市公安局成立寻亲调查小组,由自己负责具体的核查工作。

“根据相关信息我们进行了分析,发现困难不小。首先,我们获得的信息十分有限,寻亲者对父亲兄弟姐妹的名字没有印象,而明伟乡这个行*区域早就不存在了,寻亲跨度长达63年,有可能会找不到。”吴灵芝说。

尽管困难不小,但一想到寻亲者年已古稀,知道亲人就在余姚却找不到的心情,寻亲调查小组就觉得“不甘心”。“哪怕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也要尽百分百的努力。”吴灵芝说。

此后,寻亲调查小组成员就像侦破重大案件一样埋头钻研现有材料,重新梳理相关信息、翻找档案资料。经过研判,寻亲调查小组将寻亲范围缩小到了梨洲街道辖区内母辈徐姓父辈唐姓的家庭。在梨洲派出所的配合下,经过筛查和排摸,最终将寻亲范围精确至了梨洲街道明伟村姜家渡诸家闸自然村。

“诸家闸和诸介余姚话说起来读音相近,我们通过走访熟悉当地历史变迁的人员,得出一个信息,诸家闸自然村年已经去世的唐金奎有一个送养到上海的女儿,名字中带‘玉’字。”吴灵芝说。

年11月9日,余姚警方对唐金奎儿子唐吉祥的血样进行了采集,后送至宁波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刑事技术大队进行检验,与上海警方采集的张舒燕的血样进行DNA比对。11月16日,DNA检测结果出来,支持张舒燕与唐吉祥同父同母兄妹关系。

此时,离张舒燕丈夫向上海警方求助仅过去了一周。

元宵节“大团圆”

DNA检测结果出来后,吴灵芝立即联系了张舒燕,将这一消息告诉了她。

“我激动啊,开心啊,终于找到自己的根了。”张舒燕说。而另一边,张舒燕在余姚的亲人也收到了消息,一时之间,整个家族沸腾了。双方见面认亲的意愿十分迫切,然而好事多磨,受疫情影响,张舒燕认亲一事,被数次延后,直到元宵节当天,余姚市公安局寻亲调查小组组织安排了认亲见面会,张舒燕和失散64年的亲人终于重获团圆。

这次寻亲,也成为了宁波大市范围内时间跨度最长的一次寻亲。

双方见面后,泪盈于眶,情绪都十分激动。认亲现场,张舒燕的哥哥、两名姐姐、两名侄女都赶来了,小侄女唐美芸更是紧紧地抱着张舒燕不放手。

“我奶奶去世得早,爷爷在的时候,还在念叨着我小姑姑,可惜直到爷爷去世,都没能再见到小姑姑一面。”唐美芸说,“今天我们终于团圆了,爷爷90岁的时候,我们拍了一张五世同堂的照片,我要将小姑姑也P上去,爷爷的心愿达成了,没有遗憾了!我们今天还把所有能喊上的亲戚都喊来了,一大家子人在元宵节这天,要热热闹闹吃一顿团圆饭。”

“谢谢团圆行动给我带来希望,谢谢上海杨浦、余姚的公安机关为我找回了亲人,我不知道他们为我找回亲人,经历了这么多波折,我现在的心情激动得无以言表,我从来没有想过,会有今天这样团圆的场面!”张舒燕说。

新闻+

“团圆行动”助团圆

张舒燕口中的“团圆行动”,是指全国公安机关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依托“打拐”系统,通过完善父母寻找失踪儿童信息、广泛采集疑似被拐人员数据、及时组织技术比对核查、扎实开展积案攻坚等工作,为离散失散的群众提供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争取早日实现家庭团圆。

去年3月以来,余姚市公安局采用“传统科技”的手段,充分发挥大数据、合成化作战优势,以刑侦(扫黑)部门为主导,带动各派出所围绕信息采集、核查比对、认亲确认等工作,构建一张覆盖全市的“团圆”工作网络。去年至今,余姚市公安局“团圆行动”形成战果39条,累计走访排查群众2万余名,发放宣传资料余份,工作绩效为宁波大市前列。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