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镇江热土双拥情扬子晚报 [复制链接]

1#

镇江的血液里自古流淌着*民同心、共御外侮家国的情怀,拥*优属、拥*爱民的鲜花遍地盛开。

双拥情源镇江历史。

年前,梁红玉抗击金兵的战鼓声仍在历史的长河中回荡;年前,英*入侵的炮火硝烟弥漫镇江,全城*民英勇抵抗,恩格斯在《英人对华的新远征》一文中,高度赞扬了镇江守*英勇抵抗侵略的英雄气概:“驻防旗兵殊死奋战,直到最后一人……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80年前,我*在这里创建了以茅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打响了苏南抗战第一枪;70年前,“我送亲人过大江”的英姿至今定格在长江天堑。

双拥情注务实举措。

在镇江扬中,有个临江而建的小村庄——万福村。自年我国第一部《兵役法》颁布起到年,万福村六十六年来年年出兵,从未间断,先后选送优秀青年入伍共人,立功受奖的人,万福村被中宣部、教育部命名为“全国全民国防教育先进单位”。像这样的“双拥模范村”在全市还有47个……“部队的事,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好事多办。”

多年来,只要部队有需求,镇江市委*府和各界人民群众便主动迎上,积极解决。从年起,镇江每年用签订责任书形式,推动*地双方互办20件实事,已连续坚持28年,共互办了件实事,投入数十亿元。双拥情系百姓安宁。*队与人民永远风雨同舟,驻镇部队在完成战备、训练等任务的同时,自觉融入镇江、服务镇江。从抗洪抢险的血肉长城,到抗击疫情的生死驰援,再到迎战雨雪冰冻灾害的艰苦鏖战……镇江的驻地部队用铁血担当谱写了一首首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

双拥情长跨越未来。

镇江双拥的脚步片刻不曾停下:今年,镇江成立江苏兵创双拥学院,积极培养*地两用人才;全市成立73个拥*工作站,85%的社区与部队结对共建;全市活跃着18支拥*服务队和多名拥*志愿者;市退役*人事务局与兴业银行镇江分行共同成立拥*专属平台,为*人和退役*人提供专属金融优惠……

当我们翻阅镇江这部双拥巨著,历史与现实交融,光荣与责任激荡。在新时代,镇江*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实现双拥新跨越的道路上奋力前行!(注:本文有删减)

作者:吴玥

作者单位:镇江市退役*人事务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