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在历代书家笔下和印人的刀下,春天是什么样 [复制链接]

1#

岁月如流,不知不觉,年轮又增添了新的一圈。“春节”到了,春天也不远了。春天有诸多物象,春风、春雨、春草、春花、春朝、春城、春日……一一出现在历代书家笔下和印人的刀下。

蔡襄《春初帖》可推为蔡氏代表作。此札堪称“破体书”,虽无连笔,笔断意连,妙笔生花。开篇“谢郎春初将”为行楷书,而后行笔加快,变成行草,至“官亦来”有章草笔意,至“药”突然字形变大,心情开始起伏,愈加奔放,到“不一一”复归平正。整个手札呈现音乐般的节奏。

北宋蔡襄《春初帖》纵26.5厘米、横29.1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释文:谢郎春初将领大娘以下各安。年下朱长官亦来泉州诊候,今见服药,日觉疲倦,至于人事,都置之不复关意。眼昏不作书,然少宾客,省出入,如此情悰可知也。不一一。襄送。正月十日。

倪瓒是遗民,八大也是遗民,两人性格形成强烈反差,倪瓒是隐逸,清高不凡,八大是压抑,佯狂避世。倪瓒素有洁癖,字画有“逸格”,古雅散淡,以隶法作小楷,无一丝烟火味,结字跳宕,扁方高低,一任自然,笔法灵动中见沉着,善用起收笔做文章,长笔画尤其飘逸,短笔画顿挫,极力夸张而能势出自然。


  元倪瓒《江南春》三首纵23.1厘米、横41.7厘米,现藏上海博物馆。


  释文:《江南春》三首。


  汀洲夜雨生芦笋,日出曈昽帘幕静。


  惊禽蹴破杏花烟,陌上东风吹鬓影。


  远江摇曙剑光冷,辘轳水咽青苔井。


  落红飞燕触衣巾,沉香火微萦绿尘。


  春风颠,春雨急,清泪泓泓江竹(枝)湿。


  落花辞枝悔何及,丝桐哀鸣乱朱碧。


  嗟我胡为去乡邑,相如家徒四壁立。


  柳花入(随)水化绿萍,风波浩荡心怔营。


  瓒录,上求元举先生元用文学克用征君,教之。

沈澄《春风帖》读起来真有春风拂面之感。元代绝大多数人笼罩在赵孟頫的“阴影”之下,少数人反其道而行之,如杨维桢、张雨。沈澄学赵孟頫而有变化,殊为难得。用笔精到,起收顿挫,楷行相杂,节奏感非常明显,能在清雅纯正中追求变化统一。


  元沈澄《春风帖》纵29.7厘米、横37.3厘米。


  释文:依韵奉答,兼呈铁厓相公尊先生,併谢子真先生,希同赐斤正。白云生沈澄再拜上。近仁先生讲下。


  吴郎词源江水流,往来江湖凡几秋。


  春风洦熟花满店,午夜诗成月入楼。


  公子争施锦步障,先生(一作仙人)倒披紫绮裘。


  南州孺子更清发,共许远泛璜溪舟。


  尘冗弗及一一奉答,乞亮(谅)之,澄又告。

徐渭书风个性强烈,代表一个时代,恣肆放纵,不拘成法,善用浓墨枯笔,营造出强烈对比,有时笔不离纸,不但字与字之间缠绕连绵,即便在一字之內,也有意营造“高密度”对比。徐渭把米芾的恣肆痛快与*山谷的沉郁顿挫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明徐渭《春雨》诗卷(局部)纵28.4厘米,横.5厘米,现藏上海博物馆。


  释文:春雨(应为“风”,笔误)剪雨宵成雪,长堤路滑生愁绝。*中老将各传书,二十四蹄(来蹴铁)。

张瑞图书法如疾风骤雨,倾泻而下,好似万马奔腾,弃圆转而纯为方折。历代学颜学苏者,张可谓独树一帜。傅山和张瑞图审美相近,雄强开张,气势磅礴,两人有截然不同的表现技法,弃方而用圆,有时甚至是大圈套小圈,回环缠绕。所谓的个性风格,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技法,发挥到极致。


  明张瑞图《今春花开》绢本,纵厘米、横48厘米,现藏朵云轩。


  释文:


  今春花开委难当,


  眼看稀疏叶欲长。


  春光几朝不一醉,


  借问汝曹缘底忙。


  果亭瑞图。


  明傅山《春日》诗轴绢本,纵厘米,横48.5厘米,现藏山西省博物院。


  释文:


  春日花飞满四邻,


  不须酤酒漫醺醺。


  酡颜偏称西螺紫,


  纳入桃林佛顶云。


  山书。

蔡羽和蔡襄,五百年前是一家,乃典型的江南文人。此扇面为难得精品,狂放而能笔笔到位,笔意奔腾而能及时收住,大小、连断、粗细、轻重,一一对比,使转精妙。


  明蔡羽《曲江春草》扇面纵16厘米,横51厘米。


  释文:


  花落江堤簇晓烟。


  雨余江色远相连。


  香轮莫碾青青破。


  留天游人一醉眠。


  为伯玉书,


  蔡羽。

唐寅和蔡羽同属吴门。唐寅学文徵明而能变化,平淡自然,不激不励,风规自远,不刻意于怒张异态,自有一种迷人风范。唐寅在民间传说中多有花边艳闻,现实中潦倒不堪,人生如梦,多愁善感。用笔轻重得宜,粗细对比自然和谐。《落花诗册》曾反复书写,全篇共有28个“春”字,可见唐寅的细腻多情!


  明唐寅《落花诗册》(选页)每开纵27厘米,横30厘米,现藏苏州市博物馆。


  释文:


  (三月寻芳骑凤侣,一时齐唱踏莎)行。


  收灯院落伤栖燕,细雨楼台湿啭莺。


  莫问东君诉恩怨,自来春梦不分明。


  春朝何事默凭阑,庭草惊看露已团。


  花併泪丝飞点点,絮飘眼缬望漫漫。


  书当无意开孤愤,带有(何心绾合欢)。


  ……(心情说在)雨声中。


  呜呜晓角起春城,巧作东风撼地声。


  灯照簷花开且落,鸦栖庭树集还(惊)。

 清吴晋刻 虎尾春冰寄此生

 清王玉如刻 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

“守岁”是辞旧迎新过程中最古朴、最温存的守望,所谓“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包含着对过去岁月的回顾,更有对美好未来的向往。祝晚报广大读者新春快乐,阖家安康!


  谢赠葵花籽致乡友沈鹏


  江南绿浪播芳馨,


  颗粒生成故土情。


  君问年来何所事,


  依然本性向阳倾。

(原标题:妙手迎“春”)

来源:北京晚报作者:新欣

流程编辑:u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