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都市类报纸的雄风起于成都,也将卒于成都。
今天,已经办了49年的成都晚报终于低下了头,向着互联网的浪潮游去。
虽然成都晚报号称晚报,但实质意义上依然是与华西、成商、天府齐名的成都四大都市报之一。
但它终究没有挺完年,纸质印刷就此画上句号,连同那些年一起走过的华丽策划、经典版面和冥思苦想出来的标题。
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这是历史上每一个英雄被斩掉头颅时都会留给那个时代的呼喊。
是的,好汉*不过十八年。
成商已经通过地产和网游另起炉灶,壮丽转身。
天府早报还在苦苦支撑。
华西依然坚守阵地。
在突然席卷而来的新媒体浪潮中,成晚终究成了成都四大报第一个“倒下”者。
从时间上看,距离年2月以成都为风暴中心刮向全国的都市报纸媒浪潮,正好十八年。
十八年,一个时代结束了,一个新的时代开启了。
传统纸媒终究是要仪式感的,哪怕谢幕,也从不会悄然而去;即便被时代抛弃,媒体人都会说再见。
纸没了,媒还在。
成都晚报将转向全力运营“成都发布”和《成都晚报》新媒体。
但据成都的朋友称,如今成都晚报也没剩几个人了。
回眸处,也无悲壮也无喜。
年,媒体“川*”缔造了中国纸媒的神话。都市报的春风一夜间从成都吹向神州大地,成都记者如同一股风一样驰向全国各地,史称:媒体川*。
这一年,名四川记者奔向昆明,成为云南信息报、生活新报的主力记者,擂响了决战春城的战鼓。
这一年,南宁集结了50名“川*”记者,深圳和南京挖去了20名“川*”记者,北京、广州、海口、福州和乌鲁木齐,都出现了川*媒体人的身影,其中几乎与一半都担任了这些媒体的中层干部,五分之一成了这些报纸的总编或副总编。
川*媒体记者,创造了中国传媒有史以来最疯狂的奇迹。
那段时间在成都媒体圈最流行的话是:你有工作吗?没有就来做记者吧?
然而,诚如云南网友祥云火炬所写:
好汉不过十八年,春未尽。
成晚川报哀悼,彩云愁。
纸没了,媒还存,志全酬。
墨染府南河水,浪长流。
纸媒陷入了“临冬城”,但风不是起于长城。
一些在寒冬中走向融媒体的纸媒,已经杀出了血路。
比如新京报和新民晚报,已经打造出了较为成功的视频平台。
又比如《半岛晨报》通过自主研发的“车事儿”APP,已经获得去年Pre-A轮融资,吸引多家战略资本入股。
《权游》的结局是,长城外的异*,最终依然没有战胜人类。
希望每一张还活着的都市报,都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因为我相信,临冬城外的大雪,始终抗不过阳光。融化在新媒体的浪潮中,纸媒人的明天依旧是不灭的新闻梦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