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市级媒体冲击中国新闻奖,应该从消息突破 [复制链接]

1#
来源丨城市*报研究作者丨周跃敏

作者简介

周跃敏 高级编辑,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江苏省记协主席,江苏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新媒体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第28、29、30届中国新闻奖评委,原新华日报社社长、*委书记、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

第30届中国新闻奖、第16届长江韬奋奖评选于9月1日至6日在北京举行。中国记协评奖办共收到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件、长江韬奋奖参评人员材料53份。经过公示、初审、核查、复议,退回12件作品,取消6件作品参评资格,确认38件作品不予评选,实际参评作品件。拟获奖作品公示后,1件二等奖作品、1件三等奖作品被撤销获奖资格。最后评出中国新闻奖特别奖5件、一等奖68件、二等奖件、三等奖件,20名同志获长江韬奋奖。江苏这次参评第30届中国新闻奖,共获一等奖4件、二等奖9件、三等奖9件,获奖总数22件,四项指标均列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前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交汇点”选送的作品《公里的守护》获创意互动一等奖,这是中国新闻奖评选自年增设媒体融合奖以来,江苏首次获得该项目一等奖。

评委构成出现新变化

评委构成有调整。评委人数较前两届有所减少,从以前的人压缩到人。评委中第一次参加“两奖”评选的新面孔明显增多,新老比例约为五五开;媒体分管新闻业务的总编、副总编、台长、副台长以及编委比较多,至少在30人以上;来自新闻采编一线和试点高校的评委有所增加,分别为18人和13人;评委年龄结构大为改善,获得过“两奖”或拥有高级职称的中青年评委成为一大亮点;同时,保留了一批至少参加过两次以上“两奖”评选的老评委。分组名单不见了。这次,《会务手册》上评委名单依然有,但“分组名单”变成了“分组情况”,只有评选地点、评选项目和联络人名单,没有评委和召集人名单。无独有偶的是,在评选第一天召开的全体评委会上,所有评委都签署了一份保密协议和廉洁承诺书。两件事联系在一起看,不难发现这样的安排绝非疏漏。这样的评委构成,很好地体现了《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对评委的要求,包括“坚持新闻的*性原则”“符合相关专业从业经验要求”“实行回避制”“按一定比例轮换”等原则。而在保留部分老评委的同时,增加新面孔、专业人士、一线编辑记者和中青年骨干的占比,既确保了“两奖”评选的连续性、稳定性,又给评委会注入了新鲜血液。

参评作品差错率进一步降低

从年起,中国新闻奖评选专门增设评前审核环节。本届评选,受新冠疫情影响,审核委员会首次实行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本着“坚持标准、有根有据,一字一句、一分一秒,只辨是非、不论优劣,畅所欲言、充分讨论”的原则,对件送审作品进行了严格的审核。差错率明显降低,成为本届评选的一大亮点。审核发现,件作品中存在处各种各样的差错,包括导向错误、事实性差错、表述不当、专业性错误、文字差错、音视频差错等。经主任会议甄别认定,有差错的作品占全部参评作品的24.8%。值得一提的是,年第28届评选,有差错的作品占全部参评作品的比例为55.5%,年第29届评选这一比例降至38.1%,到了本届评选差错率进一步降低。建议不得获奖的作品,29届是58件,30届是32件,明显降低。、差错率“三连降”的原因无非有三点:一是中国记协对审核工作高度重视。二是报送单位、报送地区,在报送参评作品时都加大了差错审核力度,参评作品质量明显提升。三是对差错的认定和处理更加实事求是。

部分项目合并提出新挑战

这次评选项目的调整,最具风向标意义的,就是涉及网络和新媒体部分的内容——以文字消息、文字评论为试点,向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放开参评。评选结果显示,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的消息竞争力较强,同传统的报纸、通讯社消息同台比拼毫不逊色。在文字消息2个一等奖中,1个来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