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权威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24年、次、累计献血量达毫升、超过20个成年人全身血量的总和……24年,他的血液救了多个人!他只是一个从河南来昆明的打工者,但在无偿献血的道路上,却比大多数人都走得坚定。为了不让妻子担心,他烧掉所有的献血证书,只藏了一本在车里,没事的时候拿出来看看。他是昆明市献血明星,他,是程玉华。
程玉华今年44岁,过去24年里,他一直在默默地坚持着一件事——无偿献血。当问及为什么如此执着于献血时,他淡然地说:“我献血不是为了荣誉,只是想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
一次偶然走上献血之路
年,程玉华从河南老家到昆明打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加入了献血队伍——“那天,我和同事一起去环城南路的血站献血。说实话,那个时候对献血完全是陌生的,只是跟着同事去,更多的是凑热闹。”说起自己的首次献血经历,程玉华记忆犹新。
但让程玉华坚持二十多年如一日无偿献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目睹了“血液的力量”。年,一个好友因家族纠纷被砍成重伤,住进医院。程玉华闻讯赶去,奄奄一息的好友急需输血才能活命。当他得知只有有献血证才能让好友输上血时,他第一时间来到时隔一年的昆明血站,撸起袖子献了血。“因为太着急,我都没有听护士的话好医院,把献血证送给朋友,回到家才发现淤青了好大一块。我清楚地记得,那是一本白色的献血证。后来,朋友活了下来,我心里无比高兴,原来献血真是可以救命的!”
从那一刻起,程玉华暗暗下决心坚持献血。“只是我没想到自己能坚持这么久!”程玉华说,“我大事干不了,只能干点小事情。”
这个秘密他瞒了妻子13年
献血路上,获得的并不总是支持,流言和误会也免不了。有人讽刺说:“你是不是献血有瘾呀?”有人劝他:“身体搞垮了,不值得!”还有人质疑:“你图什么嘛?!”……委屈不少,压力也大,但程玉华一直默默坚持,甚至连生活在一起13年的妻子至今都不知道婚后丈夫依然在偷偷献血。
“出生时我爹就不在了,三岁那年,母亲又改嫁到外地,我和哥哥跟着奶奶长大。小时候我比较调皮,我们村就有人说我长大了肯定蹲监狱。这句话,我印象特别深,那个时候我就下决心,一定不能让他的话应验,一定不能做坏人。我知道我没有大本事,对社会做不了大贡献,但是我身体好,我可以坚持把献血救人这一件小事坚持做下去。”
最让程玉华担心的是自己的妻子,“她没有读太多书,以为献血很伤身体。结婚前她知道我献血就和我闹过很多次,所以结婚前我把一大摞献血证和荣誉证书都烧了。现在每次去献血,拿到献血证后第一件事就是找个地方将证件撕掉丢弃,生怕被妻子发现。现在只藏了一本献血证在工作的车上,有空的时候会把献血证拿出来看看。妻子不太懂献血知识,我又不能老是跟她说,说了她就会和我闹。我也知道她是担心我的身体,所以这个秘密就瞒了她13年,其实是不想让她担心。”
无偿献血已成生活习惯
“妻子不理解,我只能悄悄地去献。每次间隔期一到,我就会向单位请假,坐着公交车去献血。”程玉华非常注重身体,饮食规律清淡,不抽烟不喝酒,身体状态保持得非常好。但凡去献血,每次检测全部合格。“每次成功献血,都代表我身体很健康。”
“现在,每个月去献血已成了我生活中的一种习惯,每次到血液中心,就像回家一样。”在程玉华看来,次只是一个平凡的数字,把献血当做生活习惯坚持下来,要突破这个数字并不难。“只要我身体允许,我会一直献。”
因为无偿献血,程玉华荣誉满身却低调如初。说起坚持献血的初衷,程玉华还说因为他是河南人,当年河南有些地方因为卖血整个村子都患上了艾滋病。他特别痛恨卖血的做法,“如果多一些人参与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就不会有卖血这个行当了。”
记者手记:你就是传奇
每天、每个城市,都有因失血而流逝的生命;每一位需要血液救助的患者身后,都有一个焦急守候的家庭。以我微小的忍受,换取他人重来的生命,是每位无偿献血者的心声。娓娓道来的只是平凡的故事,折射出来的却是人性的善良。24年、余次、累计献血量超过8万毫升、挽救了多个人……凡人善举,大爱无疆!一连串的数字,见证了程玉华的公益爱心路。
即使没有掌声、没有欢呼声、没有镁光灯的追逐,甚至要瞒着妻子、听不到被救助者一句当面的感谢,程玉华仍和其他献血者一样,花了许多时间、一次次地伸出手臂,捐献血液,给病人送去生的希望。“我只是个普通人,做不了大事情,我一定会将献血一直坚持下去,希望救更多的人!”
你的每一次善举,都在创造生命的奇迹!你就是传奇!
本报记者楚田文陈飞摄
我们的网站
我们的app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