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晚报夜读诗城月历middot三月 [复制链接]

1#
△朗诵:娜娜

三月的洛阳,远山如黛,洛水含情,草长莺飞,花红柳绿,呼唤着人们走出家门,看看春光,散散心。

三月的诗词,蓬勃如春花,醉人如春风,多情似春水,为三月的人助兴。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韩愈

这首诗,是韩愈写给“张十八员外”张籍的。张籍在兄弟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大约是韩愈邀请张籍游春,张籍说太忙没空出门,于是韩愈就给他发了条“短信”,详细描绘早春的风景有多美,希望能勾动张籍的“春心”,一起出门踏春游玩。

诗中的天街指的是通往皇宫的中央大道,唐代西京长安、东都洛阳皆有天街。

隋唐洛阳城的天街,特指外郭城门定鼎门到皇城南门端门之间的中轴大街,开阔平坦,道旁有绿树、鲜花、流水,风光宜人。

韩愈乃“唐宋八大家”之首,是唐代的文坛领袖,声望很高。他曾任国子监博士,大力提携文学青年,洛阳诗人李贺得到他不少帮助。

大家写诗,大巧不工。“天街小雨”“绝胜烟柳”“草色遥看近却无”,直白如话,清新自然,绘出一幅你常常见到却未必留意的早春美景,让人心痒痒,想到街上走一走,看看似青未青的小草,看看如烟如梦的垂柳。

如果你是张十八员外,今日赴约否?

《代悲白头翁》(节选)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唐·刘希夷

这首诗的意境,与《红楼梦》中的黛玉葬花异曲同工。

花开便有花落,花落使人感伤,红颜易老,青春易逝,春去春来,沧海桑田,谁非过客?花是主人。

诗中的城东,指的是隋唐洛阳城东部区域。有人认为,其旧址大致在今洛龙区李楼镇一带,春日里那一片桃李缤纷,是赏花的好地方。

也有人认为,城东泛指唐代洛阳东城门外的广泛区域,今老城区、瀍河区、洛龙区都可涵盖其中。

《戏答元珍》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北宋·欧阳修

古诗文中的二月指农历二月,农历二月大多对应阳历三月。

欧阳修不是洛阳人,但他对洛阳感情很深。在写给朋友的诗信中,他说自己病居山城,如在天涯,春风不至,未见春花,可是想到自己“曾是洛阳花下客”,看过世上最美的花,见过洛城最美的春色,便觉得一切都可原谅,一切皆可接受,“野芳虽晚不须嗟”,没什么好抱怨的了。

欧阳修曾任北宋西京留守推官,在洛阳工作过。那时,他还很年轻,世界对他来说是新的,洛阳对他来说是亲切的。

在洛阳,他与梅尧臣等人结为至交,饮酒作诗,激扬青春。他的上司——西京留守钱惟演,器重、理解这帮年轻人,不但不约束他们,还支持他们“旷工”玩乐。

有一次,欧阳修和同僚到嵩山游玩,傍晚下雪,无法赶回洛城。钱惟演专门派去厨子和歌伎,传话说:“府中无事,不用急着回来,好好地在嵩山赏雪吧!”

那段美好时光,成了欧阳修一生中最美的回忆,每每在他失意时给他勇气,支持他坚强、乐观地走下去。

他怀念的,何止是洛阳花?还有洛阳的人,以及这座城市给予他的春天般的温暖。

摄影/殷书玲

晚报副刊精读

编辑:娜娜

审核:赵怡

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以上作品版权归洛阳日报社享有,除法律许可之外,未经洛阳日报社授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使用。

洛阳日报社所属媒体使用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洛阳日报社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