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肯干,土里就能刨出金疙瘩。”这是嘉祥县金屯镇高庄村支部书记高同全常挂在嘴边的话。有着经济头脑的他,上任以来,靠着敢闯敢干的拼劲,自掏百万,发展木耳种植,为村庄产业发展“蹚路”,带领村民走上发家致富路。
家门口挣钱其他村民也想种个棚
7月12日,嘉祥县金屯镇高庄村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12座大棚依此排开,棚内木耳长势正旺。“这就是我的种植基地,12个大棚,一个棚6万袋,全部种植黑白木耳。”刚从镇里开完会回来的高庄村*支部书记、合作社负责人高同全就一头扎进了棚里,查看木耳生长情况。“现在是第四茬了,个头不如第一茬,头几茬总共卖了70多万。”高同全言语间难掩喜悦之情。跟高同全一样高兴的,还有正在棚里采摘木耳的高庄村村民孙兰梅和她的好姐妹。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注意到,每人面前放一个大桶,手法熟练的她们不大会工夫就摘了满满一桶。孙兰梅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自己从去年就在基地干,装菌包,蒸菌包,再到后来种植期间的打理,一整套的种植技术都学会了。“一个月能挣上多元,关键是能在家门口挣钱,不耽误照顾家里。”孙兰梅说,基地忙的时候有60多人在这打工。“都是俺村的老姊妹们。”高同全盘算着,等这批木耳卖完,先把贷款还一部分,然后再建一批大棚,让胆子大的村民承包,跟着一起种木耳。“除了承包费,一个棚一年挣5万块钱没问题。”45岁的高庄村村民高培伟打听了很多人,再看到高同全挣了钱,确认种木耳确实能赚钱。因此,他找到高同全,要求年后给他留俩棚。
自己先蹚路从土里刨出"金疙瘩"
现在,经常有村民过来参观,询问大棚怎么建、木耳好种不好种、产品如何销售等事项,高同全都毫无保留地告诉他们。“我的初衷很简单,就是让更多的村民走上产业振兴之路,从土里刨出‘金疙瘩’。”高同全坦言。
高庄村有户、2口人,耕地面积亩“,一麦一棒”是传统的种植模式,一些村民靠农闲时外出打工增加收入。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去年4月份,金屯镇组织有干事创业想法的村干部到外地考察,当了解到木耳良好的市场前景,高同全心里就有了种木耳的想法。
高同全年接任村支部书记,他花了四年时间才把村子由“出了名的乱”带到“数得着的好”。班子稳了,村风正了,但集体产业还基本空白。“年之后,我逢人就打听有什么好项目能让村庄致富。”上任村干部之前,高同全开过纸箱厂,干过外贸,发展经济在他心里是重头戏。
“很多村民并不愿意种木耳,一是没技术,二是担心投资打了‘水漂’。”高同全说“,我是村支书,我带这个头。”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高同全种木耳同样面临三道难题:缺资金、缺技术、缺地。缺资金,他向银行申请50万元贷款,儿子、侄子、侄女一起凑了60万元,他还说服妻子取出自家存款10万元,又找亲戚朋友借了一部分。为了减少开支,基地建设时能不找人就不找人,高同全和妻子一块干;缺技术,他就专门安装了电脑从网上学,他还经常向技术人员当面请教;缺地,他就找到了村里的乡亲,逐户签订土地流转协议,让乡亲们放心。
跑资金、拉围墙、建大门、支大棚、注册合作社。前期工作做好后,高同全联系购买了原料及菌种,开始雇人种植木耳。“种木耳的最大技术风险是发菌,菌种发不好损失会很大。”从去年9月份拉回来5万元黑木耳菌种算起,高同全已在地头的板房里住了快一年了。每天晚上10点和第二天凌晨3点钟,他都会准时钻进育菌棚,把十几个温度计挨个看一遍。
功夫不负有心人,12个大棚有了不错的收成,木耳销路很好。
腾出空的高同全又动起了本村香油加工的“心思”。他说,高庄香油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但都是小作坊,不成规模,产量不高。“我想着下一步把村里几家香油作坊都集中到老村委大院,注册个商标,商标上带有高庄字样,好好包装下,让香味飘得更远。
来源:《齐鲁晚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