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文图/记者郭玲王媛媛李凯李宁艳江斌伟)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工程刚刚获得重大进展,航站楼钢结构屋架首次提升顺利完成,钢结构工程建设按下了加速键。7月底一阶段钢屋架提升计划完成,年底二阶段钢屋架提升完成。届时,外形犹如巍峨天山的航站楼屋顶雏形将现。
以乌鲁木齐机场为核心,西至兵团界限-乌奎高速路,南至迎宾路,东至河滩路,北至S-纬三路,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的临空经济区,正加速成型,围绕临空经济发展,打造丝路智慧航空港、产业创新生态城。
作为乌鲁木齐重点打造的八大片区之一,临空经济区聚焦“大枢纽、新制造、优服务”三大功能板块,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旨在建设“人产城融合发展、临空产业特色鲜明、配套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国内一流临空经济区。
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发展
今年,临空经济区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安排重点建设项目共计14个。
其中,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工程、东进场高架道路工程、安宁渠路城市化改扩建工程、东进场高架道路综合管廊工程、城北主干道综合管廊工程、乌鲁木齐航空生产运行基地、乌鲁木齐机场航空物流园东分拨站房等在内的12个项目已开工建设。
塔吊林立的工地,拔地而起的楼房,高高耸立的墩柱,来回穿梭的车辆,焊花四溅的厂房……目前,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工程正高标准高质量加快建设步伐。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航站楼、综合交通中心、塔台、道路、地下管廊、高架桥等施工现场一片忙碌。
5月26日,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对中建二局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工程施工现场雨污水管道闭水试验进行了检查。
该工程主要由核心区换乘中心、工作区配套用房及工作区市*道路三大部分组成,其中需要建设市*道路10条,总长度11公里。
该工程项目经理潘浩介绍,目前市*道路工程正在进行管网施工,做闭水试验主要对管道接口是否有渗漏情况进行测试,避免后期道路沉降,试验合格后才能回填土方,这样才能确保管道施工的质量。
在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工程航站区道路二标施工现场,一排排墩柱拔地而起,这里建设的高架桥可与东进场高架相连。
中建*建工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工程航站区道路二标项目总工李春水说,该标段道路工程8.27公里,其中高架桥4.93公里,设置了根墩柱,目前墩柱工程基本完成,陆续进入现浇梁施工。工程整体完工后,可与东进场高架通过互通立交形式形成车辆集散分流。
东进场高架道路工程是临空经济区的重点项目,西起安宁渠路,沿线依次经过乌准铁路、北京北路、长春北路、东站路、吐乌大高速、米东南路、东二环等节点,高架主线上跨东二环后落地,地面道路与城北主干道东延连通。工程建成后,主要承担乌鲁木齐市东北片区、城北片区及市区东南方向与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东进口的主要集散通道,实现机场区域东西方向的便捷通行。
当一项项重点工程落地实施、一条条路网不断完善,定位为面向中亚、西亚和欧洲开放合作,引领*及西北地区创新驱动,示范乌鲁木齐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丝路空港城——临空经济区正在从蓝图变为现实。
织密“空中丝路”,服务临空产业
临空经济区是指由机场的客流、货物流而产生,因航空运输业而聚集发展的产业聚集区。
临空经济区以发展临空产业为核心,包括运输业(客运、货运)、民航综合服务业等先导产业以及配套服务、传统的制造业、物流配送、商务餐饮、住宅开发和高新技术产业等相关产业。
乌鲁木齐临空经济区依据临空产业类型多元、高新高端产业主导、产业链适度延伸的原则,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承载城市的的优势,耦合周边区域产业总体布局,提升临空产业本地根植性,形成了包括机场功能性服务业、航空物流业、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四大类、十七中类、九十二小类乌鲁木齐临空经济示范区产业指导名录。
5月27日10时40分,满载日用百货的货包机顺利起飞,3小时后顺利到乌兹别克首都塔什干,这是该条航线今年以来执飞的第70架次货包机。今年以来,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口岸执飞的国际货运航线共计13条,覆盖11个国家,与去年相比新增3条航线。
截至目前,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已与19个国家、23个国际(地区)城市通航,远程航线辐射首次抵达欧洲腹地,航线网络覆盖亚洲、欧洲和大洋洲;实现与全国所有省会城市通航,形成了“疆内成网、东西成扇、四通八达”国际航空航线网络格局。
越织越密的“空中丝路”构建起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不但加快了乌鲁木齐作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建设步伐,也进一步促进了乌鲁木齐临空经济区聚集效应的释放,为乌鲁木齐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目前,乌鲁木齐至塔什干、阿拉木图、尼日利亚的3条优质精品货运航线实现定班常态化运行。”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海关监管科科长刘竟易说,今年仅4月单月进出境货运航班达架次,成为自去年以来单月货运航班次最大的月份。
今年以来,民航*管理局与海关从航空口岸信息共享协作、拓展口岸功能、支持临空经济发展等九个方面共同致力于推进口岸通关便利化,采取了一系列务实举措,形成枢纽建设合力,助力乌鲁木齐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加速融入新发展格局。
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海关*委书记、关长毛荣刚说,机场海关尽快促成位于机场东区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内的乌鲁木齐国际邮件互换局项目投入使用,并与跨境电商分拣清关中心、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多式联运监管中心一同发挥联动功能,鼓励物流企业用足用好空铁多式联运,全力保障货运高效、低成本通关,并依托机场的冰鲜水产品和水果进境指定监管场地,为做强临空产业提供优质的服务。
激活临空引擎、赋能城市未来
临空经济是推动城市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乌鲁木齐临空经济区承担着国际复合型交通枢纽、综合型对外开放门户、创新型产业发展引擎、生态型人文和谐社区的职能。
在空间结构上,临空经济区将总体形成“一心、一轴、六区、一廊”的空间结构。
其中,“一心”为空港核心;“一轴”为空港产业发展轴;“六区”为高新技术与高端制造产业区、临空现代服务业区、航空物流区、保税物流区、两港联动物流区、城市生活区;“一廊”为北侧生态景观廊道。
围绕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模式,临空经济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乌鲁木齐机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进枢纽体系、开放平台、营商环境的建设与优化;加快构建高端产业体系,加速机场功能性产业组团、航空物流组团的功能培育,推动临空高端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基本稳固区域内生态体系和生态红线,优化临空区生态经济带的绿化种植和水系涵养。
近期,临空经济区以基础建设为主,推动临空高新技术产业组团(东区)以及航空商贸组团(北区)内产业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工程建成后,预计年航空客货吞吐量将分别达到万人次和55万吨。
未来,乌鲁木齐临空经济区将携手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乌鲁木齐国际纺织服装商贸中心,继续强化“两港、一中心”的产业服务功能,着力打造“枢纽+商贸+产业组织中心”特色枢纽经济区,大力推进枢纽设施、枢纽产业和城市功能融合发展,加快创新链产业链全面融合,培育一批融入全球价值链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
本文来源:乌鲁木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