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晚报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新疆2种土著保护鱼类人工救护繁育取得突破
TUhjnbcbe - 2023/4/8 10:30:00
中科医院曝光资质 http://m.39.net/news/a_6010339.html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江斌伟)经过科技攻关,目前,*伊犁河流域斑重唇鱼、*裸重唇鱼2种土著保护鱼类人工救护繁育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获受精卵26万粒,预计本年度增殖放流任务突破20万尾,成为深入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的生动实践。
  5月11日,记者从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牛建功处了解到,该所与国家能源集团*吉林台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完成伊犁河流域斑重唇鱼、*裸重唇鱼2种土著保护鱼类人工救护繁育工作,获得受精卵26万粒,预计本年度增殖放流任务将突破20万尾。同时,子一代后备亲鱼人工繁殖实验成功。这标志着伊犁河流域土著保护鱼类人工救护工作实现全人工救护繁育技术,国家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人工救护保护取得突破性进展。
  国家能源集团*吉林台水电开发有限公司鱼类增殖站,是全疆首座依托鱼类人工繁育技术成果设计和修建的仿生态鱼类增殖放流站,年产苗种能力50万尾以上。
  斑重唇鱼隶属鲤科裂腹鱼亚科重唇鱼属,年列入国家II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又名斑*瓜鱼,地方名高山鱼、花棒子,分布于北疆地区伊犁河水系的巩乃斯河等水域,南疆塔里木河水系的和田河等上游支流水域,是自治区分布海拔最高的裂腹鱼亚科鱼类,达米。
  *裸重唇鱼隶属于鲤科裂腹鱼亚科裸重唇鱼属,年列入自治区I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又名裸*瓜鱼,地方名无鳞鱼、小白条,为自治区分布面积最广的裂腹鱼亚科鱼类,分布在乌鲁木齐河、头屯河等水域。
  牛建功说,*水产科学研究所致力于*裸重唇鱼的保护研究20余年,已摸清*裸重唇鱼的资源分布情况,鱼类年龄生长状况,年突破该鱼的人工繁殖技术研究,自年开始分布在巩乃斯河、特克斯河等连续9年开展增殖放流活动余万尾,对*裂腹鱼类保护利用研究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目前,*裸重唇鱼的相关研究技术申请相关专利5项,发表科研学术论文十余篇,年成功进行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年将相关技术成果推广至伊犁河流域建设管理局等多家企事业单位,产生一定社会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当地土著特有鱼类保护工作突出,年该项成果获农业部水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

本文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疆2种土著保护鱼类人工救护繁育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