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史一方
“颜值高有什么用,你过两年再来看看?”
在杭州这座品质之城,高颜值的安置房并不少见,有的甚至比周边商品房更漂亮。然而,每当新的“最美安置房”出现,总会有人如此“吹冷风”。
交付后就走下坡路,成为很多安置房挥之不去的“魔咒”:交付几年后,由于物业服务的短板,脏乱差、违建、群租等现象毁掉了最初的美好印象。
位于上城区笕桥街道水墩社区的安置房小区水墩苑,却成功打破了这一“魔咒”,并为杭州安置房的居住品质赋予了新的内涵。
1
“顶真”的物业管理,加速回迁居民融入城市文明
作为从前水墩村的村民,现在水墩苑的居民,施伟杰喜欢邀约亲朋好友到家里做客。
每当住在其他安置房小区的亲戚投射出羡慕的眼神,或者有朋友问他花多少钱买了这个商品房,他会很开心。“倒不是虚荣心,就是引以为傲,我的小区确实好。”
园区内部
年交付的安置房小区水墩苑,外立面的颜值算不得出众。但是进入小区,其干净整洁程度胜过不少商品房。园区路面不停汽车,不见电瓶车,更没有垃圾,连个烟头都看不到,阳台栏杆上也没有外伸的晾衣架。
“我感觉我们小区就像人车分流的商品房一样,老人和孩子在园区里面非常安全。”居民邱媛告诉钱报记者。
然而这一切,并不是水到渠成的。
城镇化不仅仅是物的城镇化,更重要的是人的城镇化。从村民转变成居民的身份容易,但习惯的改变并非一蹴而就。跟很多安置房小区一样,交付一二年,水墩苑也不乏违章装修、垃圾乱放、烟头乱扔、电瓶车乱停等现象。
这个时候,物业管理的重要性发挥出来了。蓝城乐居服务执行总经理罗妙松说:“一开始真不容易,装修时很多人想违建,甚至有业主要把一套房隔成七间,还有人占用公共露台造假山水池,我们每天都要苦口婆心地劝,软硬兼施,坚决不让他们违章改建。”
对于随地扔烟头、瓜子壳、吐痰等不文明习惯,水墩苑物业经理贾金龙的办法是一边及时清理,一边拍下照片,发到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