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晚报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在上海的宁波人晒出这件传家宝,分享他家的
TUhjnbcbe - 2024/8/15 17:01:00

刘立群展示家中的金银彩绣。受访者供图

“我是一名在上海的宁波人,请问可不可以分享我家的‘人世间’故事?”3月16日,得知宁波晚报、甬上APP正在向社会征集宁波版“人世间”故事,53岁的刘立群拨通了记者电话,分享了他家的故事。

因为疫情关系,记者未能与刘先生见面,但在交流过程中,能明显感受到这个家庭温暖、积极、向善的精神力量。

一件金银彩绣制品,现已传至第四代

刘立群晒出了家里的一件传家宝——金银彩绣制品。

金银彩绣,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手工技艺,宁波刺绣的一种,即以金银丝线与其他各色丝线一起,在丝绸品上绣成带有不同图案的绣品。宁波的金银彩绣色彩浓郁,表现力丰富,广受海内外人士欢迎。

刘立群家的这件金银彩绣,是他的外曾祖父的,传到他手上,已经是第四代。

“外曾祖父的老家在宁波镇海,新中国成立前,他带着全家移居到了上海,在所携带的所有行李中,最珍贵的就是这件宁波金银彩绣制品。”刘立群说。

绣品的保管需要认真、耐心,刘立群的外曾祖母就把它放进家里的樟木箱,并用一个大纸袋套在绣品外面,以作保护。

“放在樟木箱里是为了防止被虫咬,但不能放樟脑丸,因为樟脑丸有一种化学物质,会使金银线失去光泽。”刘立群介绍道,平时他们还会定期把绣品拿出来,放在阴凉处通风,以除去霉气。

从外曾祖父,到外婆,再到母亲,每一代人都把这件绣品视作珍宝,“这倒不是价值的问题,而是一种传承,这件传家宝还承载了我们家的家风。”刘立群说。

看见这件传家宝,就会想起家风家训

当初,刘立群的外曾祖母希望子女多学手艺。在她的悉心教导下,孩子们开始学习裁剪和刺绣。

一开始,外曾祖母将一些没用的布料给子女们练习,以培养兴趣。等他们年龄稍大,便带他们到宁波同乡老师傅——“红帮裁缝”的店里学手艺,学成后,他们就自己做衣服了。

“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大家发扬勤俭节约的作风。当时家里人口众多,自己采购布料做衣服,着实省了不少钱,而且掌握了这门手艺,对大家的帮助挺大的。”刘立群表示。

改革开放后,宁波绣品厂重新恢复了金银彩绣工艺,并有作品获省和国家奖。但随着时代的变化,金银彩绣在宁波已乏人制作,个别中老年人虽有艺在身,但因其成本大、收益小而难重操旧业。

“虽然传统手工艺品做的人少了,但是每当看到这件传家宝,我们都会想起祖先立下的家风家训——认认真真、熟能生巧、勤能补拙。这句话一直勉励着我们后人。今天我把绣品与大家分享,也是圆了我们家人的一个心愿,对于我的后代,我也会让他珍惜所有,多学手艺,传承好家风。”刘立群告诉记者。

记者朱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在上海的宁波人晒出这件传家宝,分享他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