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评论员高路
不管是张志超的案子,还是汤兰兰案,有疑点就应该追问下去,把案子办成铁案,这不仅是对当事人负责,也是对办案人员负责,对法治负责。审视那些出现疑点的案子,该翻的案一定得翻,如果为了面子,为了一部分人的利益,不敢揭开这个盖子,那就有违法治精神,是一错再错了。
一份再审决定书,让一桩13年前的旧案,以及仍在申诉的张志超一家,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年1月10日,山东临沂发生一起恶性案件,一名中学女生被性侵并杀害。警方调查认定,时年16岁的张志超,涉嫌在教学楼洗刷间强奸并杀死一名同校女生,并将其逮捕。年3月,山东临沂中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张志超强奸罪成立,判处其无期徒刑。
判决生效后,出于对作案时间、现场证据等的异议,张志超家人开始申诉之路。最高人民法院再审决定书称,此案“事实不清,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指令山东高院对案件进行再审。
让最高法作出再审决定的正是本案的诸多疑点。比如,一审判决书认定被害人遇害的时间为6点20分左右,而四名同学的证言则显示,张志超当天6点15分参加升旗仪式,随后于6点20分开始参加环操场跑步,并于6点35分回到教室上课。10分钟左右的时间之内,完成遇到被害人、强奸、挪动尸体等步骤,难度可想而知。与此同时,警方并未获得张志超强奸杀人的直接证据,包括精液、毛发等。张志超也称有罪口供为遭受“刑讯逼供”所得。
作为一起重大刑事犯罪,作案时间存疑,直接证据缺失,显然是有问题的。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从侦查、起诉、辩护、审判等方面、环节明确非法证据的认定标准和排出程序,切实防范冤假错案产生。出台这样的规定正是因为,重口供轻证据在司法实践中会出现很多难以克服的问题,会伤害“疑罪从无”的司法原则。有些地方片面地追求破案率,甚至导致了冤假错案的发生。聂树斌案、呼格吉勒图案都跟“重口供轻证据”的办案思路有关,也跟个别办案人员搞有罪推定,疑罪从无的原则没有得到执行有关。这种过往一段时间内的局限性需要以个案的方式,弥补错误,重新找回正义。聂树斌和呼格吉勒图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再怎么重审也不可能挽回,可是本案中的张志超仍在服刑过程中,还有纠正错误,还以公道的机会。
前几天,也有一起案子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