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晚报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长沙城北将上新一片精美街区
TUhjnbcbe - 2025/4/21 21:34:00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31日讯(全媒体记者陈焕明通讯员何晓萍)5月31日,在开福区金霞分区,青竹湖统征储备地块配套路网项目(以下简称“青竹湖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项目共包含“三横四纵”7条道路,总长3.67公里,是长沙首个按照“四精五有”理念进行道路空间一体化设计的片区项目。项目预计年底全面建成,通过打造“以人为本”,有温度、有智慧、有颜值的活力街区,实现从“城市道路”到“精美街道”的转变,助力“四精五有”精美长沙建设。突破红线限制,实现街道空间一体化设计青竹湖项目位于青竹湖路以南,三环线以北,开福大道以东,总面积亩,共包含7条市政道路,总长3.67公里,主要包括茶园路、路丝塘路2条城市次干路,为双向4车道,设计时速40公里;南一路、瓦寒路、新塘路、刘塘路、栗塘路5条城市支路,为双向2车道,设计时速20公里。根据规划,该片区将打造集居住、商业、学校、公园为一体的高品质社区,项目包含的“三横四纵”7条道路组成的交通路网,是周边居民出行、休闲的主要通道。一条完整的街道是由城市道路、建筑前区、街道界面共同构成的U形城市公共空间。传统道路建设只负责道路红线范围内的项目设计,往往优先“车行”,对“人行”欠考虑,导致道路车行道很宽,人行道却很窄,主要为机动车出行服务。“青竹湖项目最大特点就是从设计理念上突破了红线的限制,统筹红线内外公共空间,将城市建筑前区、街道界面共同纳入协同管控中,实现街道空间一体化设计。”市公建中心主任席超波介绍,过去建设单位设计道路以红线为界,青竹湖项目设计的“一体化”体现在突破红线,通过对“街道空间管控”设计,开展城市道路与建筑前区、街道界面统筹规划设计,并根据两厢开发程度提出对建筑前区、街道界面的协同设计管控要求,优先考虑“人行”,倡导步行和公交出行。同时,保证街道要素与建筑前区及街道界面各个元素成组成套,建筑退让、色彩形态、风貌协调,满足不同地块、不同人流的需求。“这些管控要求都将在土地招拍挂环节进行明确,将精美街道、协同设计的要求作为土地出让条件,并在土地出让合同中予以明确。”席超波说,项目将人行道与建筑前区统一设计、合并设置,不仅能极大改善城市景观,还能增加建筑底商人气。打造“一街一景”,强化“慢行为先”根据设计,7条道路根据空间需求及功能定位,打造艺术商业轴、休闲景观轴、生态林荫带、生活休憩带,形成“两轴两带多节点”的空间结构,打造“一街一景”的街区风貌,植物搭配确定栾树、榉树、香樟等骨干树种,体现景观层次性、色彩多样性和街道识别性。“在交通功能层面,我们考虑重塑人、非、公、车优先级别,强化‘慢行为先’的出行模式。”项目设计单位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项目负责人钟贤飞介绍,项目创新性地将人行道设置到建筑前区,打造长沙首个全民、全龄无障碍街区,建立7.2公里完善的步行、盲道及非机动车道系统,地面人行过街21处,片区路网人行过街平均间距约米,使步行空间、盲道系统更加连续、开阔、安全。通过嵌入式地面指示灯、交叉口阻车柱、车道瘦身、加密而富有创意的人行横道、绿波协同等多项创新,片区将设置13处爱心斑马线,保障行人过街安全;设置自行车停放点13处,可停放车位数余辆。通过压缩多功能设施带,设置路侧式停车位,提供停车泊位62个;设社会停车场4处,其中一处兼顾学校学生接送临时停靠系统。“项目另一突破便是资源的集约利用。”钟贤飞说,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到之间,设置一条多功能设施带,集候车、停车、公交站台、休憩、绿化于一体;按照“多杆合一”原则,将灯杆、交通标牌等集约布置,共减少杆件根;通信箱、广电箱“多箱并集”,交通箱、路灯箱多箱集中,促进街道风貌的整体协调。运用街道美学,建设“智慧城市”记者了解到,青竹湖项目还运用到街道美学,打造成套的城市家具,独创青竹印记,增强街道的可识别性及风貌特征。商业街区以大胆撞色的地面铺装、艺术设计的地标雕塑,洋溢出艺术氛围;校园街道以灵动的铺装、校园符号的街道设施、舒适贴心的小品,体现出人文关怀;其他街道推敲多种灰色调铺装,以实用简约的街道设施、现代休闲的景观小品,烘托舒适的生活气息。同时,按照“智慧城市”建设需要,片区拟采用智慧路灯、智慧公交站亭,智慧出行链服务,绿波协同等10多个系统的建设,提升出行体验;通过车辆动态限速管理,慢行安全主动预警,行人过街信号优先等措施,实现快慢有序,人车分离。施工方长沙市政公司项目负责人胡学林介绍,项目目前已组织40多人进场,启动清表和土方开挖等施工,预计今年9月完成5条城市支路施工,今年底完成整个项目50%的工程量,确保明年底全面完工。“我们将秉持‘工匠精神’,以‘绣花功夫’,为片区营造连续舒适的慢行系统、绿意盎然的街道环境、移步换景的街道景观,激发街道活力,让居民留在其中,乐在其中。”市公建中心项目负责人郑效国说,项目将实现从“城市道路”到“人文街道”转变,从“道路工程设计”向“街道空间设计”转变,从“道路红线管控”向“街道功能管控”转变,构建以人为本、充满活力的城市街道空间,下一步将加快项目落地实施,为“精美长沙”建设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
1
查看完整版本: 长沙城北将上新一片精美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