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沱夜话
农村“会荒”不容小觑
□叶金福
眼下,很多地方都在削文山、填会海,然而,近日到一些乡村走访时,几位村民聊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那就是希望村两委能经常组织村民开开会,让村民也多了解一些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
据调查,各地农村“会荒”现象较为普遍,特别在个别偏远乡村,往往一年到头也不会召集广大村民召开一个像模像样的会议。
现在,从中央到省市县各级,每年都会推出很多的惠民政策,都会出台很多与“三农”问题息息相关的文件。如果上级部门的一些好政策不能得到很好的宣传,不能有效传达到村民当中去,特别是与农民切身利益关系紧密的具体政策滞后传达,落实不到位,就会形成人为的中梗阻。
农村“会荒”现象的存在,有外出打工、不好召集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更多的还是村两委的问题。一些村干部认为村民文化程度不高,对上级的惠农政策难以理解,便随意传达一下就算了事。有的是怕麻烦,生怕上级的惠农政策落实不到位,反而引发村民更大的意见,干脆“不作声”,装哑巴。更甚的是,个别村干部为了一己之私,或者小团伙的利益,故意对一些惠农政策进行“阻截”,使“最后一公里”难以到达。于是,能不开会就不开会,能应付就应付,能瞒则瞒,从而导致农村“会荒”问题的出现。
破解农村“会荒”现象,关键是要端正村干部的思想,树立为村民服务的意识。督促村干部抓住农闲、节庆等时段,把广大村民召集在一起,上传下达,共商村事。平时,不妨多通过会议、广播、黑板报、村务公开栏等形式,把村民迫切需要了解的各项惠民政策传达贯彻下去,让大家都能知晓政策、用好政策,共奔小康路。
诚然,许多惠农政策农民可通过现代通信手段获悉,但只有以开会的形式传达学习好、理解好、消化好,农民才会感到踏实牢靠。
看来,农村开会并非可有可无,“会议精神”让农民入脑入耳必不可少。
真诚欢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踊跃投稿,字数一般不超过字。
投稿邮箱:hutuoyehu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