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潮”埋单,实际上是在坚持自己对向往美好事物的价值主张。
在创业之前,我是一个篮球爱好者。整个学生时期,每个人都被统一制式的校服包裹,唯一能够彰显自我个性的就是鞋子。进入大学我得到了人生第一双麦克格雷迪签名球鞋,兴奋了好久。
这种纯粹又具体的快乐是我非常美好的回忆,也是创业的起点。如果其他人也能体会到这样的快乐,那么这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年9月,得物诞生。上海这个消费力惊人的国际大都市,潮人汇聚、潮品云集,是潮流文化消费的高地,也是孕育新兴互联网企业的沃土。得益于上海潮流文化氛围,Z世代的年轻人很快汇集在得物,了解、获取、交流有幸福感、愉悦感的美好事物;年8月,得物上线交易功能,帮助用户得到美好事物的充实的快乐。
回头来看,得物的出现恰逢其时。最近几十年,国人的消费需求从吃饱穿暖,逐步迈向自我意识的崛起,有了更多、更细化的追求。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潮流文化和时尚消费就进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生活。
有人说,得物一看就是上海企业,很“潮”。在上海的城市气质中,体现最新最潮的首发经济是一张重要的标签,也是区别于其他城市的重要标识。而得物已经成为全球潮流消费品集聚地、全球新品线上首发聚集地。诞生于这个自带时尚潮流“光环”的城市,得物与上海拥有天然的默契。
很多人不理解潮流文化,为“潮”埋单,实际上是在坚持自己对向往美好事物的价值主张。
年轻人有自己的话语体系。无论是街头、运动还是复古潮流,骨子里是年轻人对自己向往事物的一种价值主张。在“什么东西是好的”这一问题上,他们不再只是简单听从长辈的意见。以前追求性价比看重的是性能和实用性,而现在,全身上下包括眼镜、手表、衣服、鞋子,被寄希望于能够帮助诠释表达个人化的信息。
中国的制造业已经足够发达,大量的产业已经不缺基本制造能力,但让我们的产品、品牌具备真正打动人心的能力,这是得物希望能提供的价值。
以上海的品牌回力、飞跃为例,上世纪八十年代它们曾一度成为“国民运动鞋”。在国潮文化的推动下,老字号品牌重新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