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生命,都可以成为文章的题目——读孙犁的小说和散文文/王新*孙犁的作品极具特色,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质朴纯真。他的小说塑造人物时,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茅盾称之为“多风趣而不落轻佻”。小说《荷花淀》是孙犁在年创作的。在延安窑洞里的一盏油灯下,他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纸写成了这篇小说。他用精炼的笔墨,写出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人物刻画得细致、深刻。小说带有浓郁的抒情味道,用散文诗的笔调来描写,渲染和加强了感情的色彩。例如文章中,女人问道,“他们几个呢?”水生没有直接把参*的事说出来,而是简单的回答:“还在区上。”留下了缓冲的余地,自然地展开了故事。全篇情景交融,意境优美,语言朴素无华,真实自然。人民日报编辑卫建民点评说:《荷花淀》不是*事题材的文学作品,而是一位作家和一个民族的还乡梦。孙犁在散文《菜花》中以娴熟的笔法,由花及人,借花明理,为我们揭示出了深邃的人生哲理,回味悠长,令人深思。作者共描写了三种菜花:白菜花,亭亭玉立,淡雅清净;油菜花,一片金*,给人一种喜悦;萝卜花,白中略带一点紫色,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在这里,作者由衷地赞美菜花平凡的美,再由菜花联想到人生,深情地赞叹父亲一生艰险备尝,平凡而艰辛,对自己一生挣来的家产爱护备至。父亲像菜花一样的平凡中有着生命的美。作者谈到:“人的一生无疑是个大题目。有不少人,竭尽全力,想把它撰写成一篇宏伟的文章。我只想把它写成一篇小文章,一篇像案头菜花一样的散文。菜花也是生命,凡是生命,都可以成为文章的大题目。”如此见解表明作者对于生命及写作都有一种甚为自觉的意识。我想凡人细事也有一种朴实的美。世上有生命的东西都可以写一写,抒发自己真实情感。只有爱生活,爱大自然,爱人民,有一颗发现真善美的心才能写出让人爱读的文章。孙犁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跟随部队南征北战。在他的文章里可以闻到炮火连天的硝烟味,感受到边区*民鱼水情,可以感受到荷花淀人民英勇抗击日寇的不怕牺牲英雄气魄。《采蒲台的苇》是孙犁的散文名篇。文章以抗战时期的白洋淀地区为背景,以诗意的笔调叙述了发生在这一地区的一个真实感人的抗日故事。在作者眼中,苇不是单纯的自然物而是英勇的白洋淀人民的化身,是白洋淀*民团结起来抵抗日寇、宁死不屈的象征。文章后半部以白描的手法,叙述了采蒲台的妇女们面对日寇,机智勇敢掩户抗日干部和一中年打苇人宁死不屈的故事,刻画了白洋淀人民的大智大勇、铮铮铁骨的英雄形象。文章朴实无华,语言凝练,情感炽热,生动表现了白洋淀人,乃至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英勇的民族精神。在散文《谈闲情》中,他谈到人的闲情不能太多。太多会引来苦恼,引来牢骚。太多,就会成为八旗子弟。读着孙犁的至理名言,我想,人人都不应该沉溺于享乐和嗜好,而应该为社会尽到一份责任,要对得起俸禄,对得起先烈,对得起人民和国家。我是一个初学写作的,因此还认真地阅读了孙犁谈欧阳修写散文的方法:“常常是从平易近人出发,从入情入理出发,从极平凡的道理出发。……文章的真正功力在于写实;写实的独到之处,在于层次分明,合理展开,在于情景交融,人地相当,在于处处自然,不伤造作。道德文章的统一,为人与为文的风格统一才能成为一代文章的典范。”此后他还谈到自己对中国散文的看法:“中国散文的特点,是组织要求严密,形体要求短小。思想要求集中。从具体事物写起,然后引伸出一种见解,一种道理。这种见解和道理,因为是从实际出发的,就为人们所承认、信服,如此形成这篇散文的生命。”此言极是。凡是生命,都可以成为文章的题目,而文章的生命,都是从实际出发的。作者简介:王新*,女,年生,邢台市第四中学高级教师(退休)。年毕业于河北师大外语系。喜写散文,有作品多篇发表在《燕赵都市报》《邢台日报》《牛城晚报》《邢台老年》等报刊及电子平台上。
文 嘉云淡风情
长期征稿
征稿类型:
精品散文、诗歌、微诗、故事、小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传记文学等。
来稿要求:
1、作品要具有独特的观点,真实的情感,弘扬传统文化,宣扬时代主旋律,原创首发,杜绝抄袭,文责自负。
2、请附作者简介(字以内),及个人照片一张(自愿)。
3、投稿时,若有与所投稿件相关的照片、图片等可一并寄来,以方便编辑。但图片、照片不能存在版权纠纷。
4、投稿邮箱:
wxzjwktgy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