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窗见绿、出门进园。在省会的街头巷尾,一个个美丽的“微公园”已经或正在“搬到”市民家门口。今年石市在市内四区重要节点将新建9座总面积达到11万平方米的街旁游园。记者探访了解到,目前已有4座游园建成向游人开放,还有5座游园正加紧建设中,十一将建成开放。
市民家门口的“幸福”园
当生活与绿意相结合,便充满了自然诗情和意趣。
华灯初上,位于高营大街西、绵河道北、御景阁以东的悦园内,月光洒下来,人们或在广场上翩翩起舞,或坐在一起聊天,或在园中漫步,公园内别致的现代凉亭、绿树掩映的假山与熙熙攘攘的人群相映成趣。
“这座小游园是五一前刚建成开放的,每天来这里的人特别多。它就在我们楼的旁边,聊着天三五分钟就到了,我几乎每天都来这里遛弯儿!真是建在家门口的小公园!”住在附近的居民王女士开心地说,“越看越满意,我们几个邻居坐在一起聊聊天,伸伸胳膊、踢踢腿,看着小孩儿在这儿玩玩游乐设施,每天感觉特别开心!”
街旁游园,指的是规模很小的城市开放空间,常呈斑块状散落或隐藏在城市结构中,为附近居民提供休闲好去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现在的街旁游园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就种一些树,养一些花,市民也不能进去游玩,现在的街旁游园拥有了更多服务周围居民的特性,此外,通过增设游路、廊架、广场等相关配套设施,以方便市民游憩、休闲、锻炼等,使公园更加人性化,更加‘接地气’。”市园林局规划指导处处长郑进辉表示。
悦园,是一座以健康快乐的“悦生活”为主题的游园,面积约2.7万平方米,在微公园中算面积比较大的。现在的园内,月季树正争奇斗艳,红的、*的、橙色的……与四周彩色的环形漫步道、儿童游乐区的彩色塑胶跑道相呼应,让游园显得格外亮丽,而在其中健身的居民也会感到活力十足。自悦园开园,这里的人气就一天比一天旺。
微公园像城市中的绿洲,装点着城市的街景,也满足了居民们对诗和远方的渴望。
街旁游园,留住城市的文化
这些分布于城区边边角角的游园,根据所处的区域及特点,都明确了每个公园的建设主题及特色,突出省会文化特色和元素,使其有机融入周边环境,并与城市肌理“无缝对接”。
织锦园
织锦园,这是一座以纺织文化为特色的游园,面积为1.76万平方米,在体育大街西侧、和平路与光华路之间,以中间一条小路为界,分为南北两个区域,现在正在建设中。
在石家庄这座新兴的城市发展过程中,棉纺厂曾经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现在,在老石家庄人的记忆中,除了“火车拉来的城市之外”,“纺织基地”同样是响当当的石家庄名片,而织锦园的位置,正是原来棉三、棉四的厂址,如今虽不复存在,但其又是城市正在延展的记忆……为留住纺织文化记忆,省会今年新建这座特色游园。“这个想法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常山纺织集团的大力支持,他们不仅提供了大量资料,还专门找到纺织厂的一位老工会主席讲解老厂区、讲述纺织业的全国劳模的故事,为我们提供老照片,还提议可以在公园放上一些旧机器设备,让纺织的历史更加鲜活。”郑进辉说。
织锦园
如今这座小游园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其中北区建设进度较快,已初具规模。园内新栽种的树木排成排,并且都是大规格的树木,不仅有油松、云杉、大叶女贞等常绿乔木,还有银杏、金叶国槐、金叶复叶槭等彩叶树种,让整个园区看起来漂亮多彩。而在南侧景区,一座红砖景墙已经矗立起来,朴素而有年代感,与当年纺织厂建筑风格很相似。
“我们希望以现代的设计手法演绎传统的景观,结合场地特色打造以纺织文化为主题的精品绿地游园。这里将建设纺织历史图片铜雕展示、纺轴雕塑等景观节点,打造模仿纺织厂建筑风格的景墙,通过纺织文化及纺织场景的再现,向市民展示非工业时期人工纺织的场景及记忆。”石家庄市园林局规划指导处副科级干部李伟峰表示。
和平园
和平园与织锦园隔和平路相望,用和平鸽作为文化符号融入到景观设计中,旨在倡导和平、包容、共享、共融、团结的理念。和平园入口景墙为飞翔的白鸽和轻盈的钢柱组成,下方为和平路与南北方向各主干道相交的地图,和平路上和平鸽正飞翔。这里一期已基本建成,绿树成荫,附近居民常来这里休憩遛弯儿。
和平园
今年要建9座游园4座已建成开放
这种见缝插针式的游园,正在成为市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或许哪天上街,你会惊喜地发现,那片荒废许久的杂乱建筑,或是尘土飞扬的荒地,已经是一个生机盎然的公园了。近年来,市园林局密切
1.打通华星路(中华大街-新胜利大街)等10条城区道路,加快改善交通状况,方便市民出行。
2.完成个老旧小区改造,对时光街等20个街区、街道进行全方位改造提升。
3.在建成区新建或改建15家便民市场,进一步改善购物环境,规范、提升市场管理水平,满足群众生活需求。
4.新建30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进一步扩大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不断提供普惠优质安全的学前教育服务。
5.在全市范围建设以室外健身路径为主、球类场地为辅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处,更好地满足群众休闲健身需求。
6.在全市遴选50个乡镇卫生院开展高水平国医堂建设,组织50个中医专家小组下基层结对帮扶,培养名基层临床医师进入中医类大学开始二年制“西学中”,培训名中医适宜技术骨干人员,国医堂中医适宜技术达到20种以上。
7.在市内四区重要节点新建10万平方米街旁游园,打造百姓身边的“微公园”。
8.在个村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9.完成滹沱河生态修复三期工程,打造与一期、二期工程风格相承、自然和谐、水绿交融、水美林丰的湿地型河流,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目标。
10.加快“地铁城市”建设,实现3号线一期东段及二期工程开通运营,方便群众到高新区、循环化工园区的出行需求。
文/燕赵晚报融媒体记者冯月静图/燕赵晚报融媒体记者张海强
热点推荐
明白纸来了!关于石家庄新冠疫苗接种,这篇文章全告诉你!
“五七路西瓜”渐成石家庄人夏日的甜蜜记忆!你吃过吗?
网传“石家庄地铁安检人员殴打乘客”,官方回应来了→
编辑蓓蓓责编卡卡
石家庄日报全媒体新闻热线
————
倾听大众声音 发布权威信息
架起媒体与用户沟通的桥梁
长按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