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早,沐浴着灿烂阳光,医院(医院)康复治疗的40多名脑瘫儿童走进王城公园,首次体验“一天童年”。今后,孩子们每个月都将有一天可以到幼儿园、海洋馆、公园等,体验普通孩子的童年生活。
此外,来自洛阳理工学院的多名学前教育专业和心理咨询专业的大学生,将长期为他们提供特殊教育志愿服务。
昨日阳光灿烂,两辆大巴满载着41名脑瘫儿童以及家长、医护人员等,来到王城公园门口。
挨过了寒冷多雨的双休日,公园之行备受孩子们期待。原定昨日8医院出发,不到7时50分,孩医院门口。遗憾的是,有两个孩子因身体原因不能参加这次活动。
23日,本报A11版以《渴望您的参与,给脑瘫孩子“一天童年”》为题,医院发起了“一天童年”的公益行动,收到了来自各方的
在王城公园,孩子们兴奋异常。来自嵩县的脑瘫儿童小波(化名)和父母关*宽、王慧茹一起来到公园。小波患重度脑瘫,认知能力有限,母亲王慧茹行动不便。一辆轮椅载着母子俩,由小波的父亲关*宽推着,三口之家其乐融融。
晚报热心读者冯志钦、蔡福庆两位老人也来到王城公园,陪孩子们一起玩耍。
大龄脑瘫儿童想上一天幼儿园——24日,我们
春苗幼儿园的园长左淑萍说,该幼儿园是市级示范幼儿园,为了欢迎这批特别的小朋友,园里为他们设计了“特别一天”。
“幼儿园给孩子们提供了单独教室,并挑选了经验丰富的老师,希望把幼儿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展现给他们。”左淑萍说。考虑到这些孩子的特殊性,除了美术、音乐等课程,幼儿园还给孩子们安排了自由选择的区域活动,比如娃娃角、图书区、建构区等,让孩子们自己选择。
昨日上午,洛阳理工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老师李瑾联系记者,称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和心理咨询专业,有多名大学生愿意长期当孩子们的“特教老师”。
李瑾说,她是一名特殊教育老师,看到晚报上关于脑瘫孩子的报道后,立刻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学生,希望他们能参与到对脑瘫儿童的社会帮扶中。
“相对于大众教育,特殊教育能根据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等特殊儿童的身心特点,为其制定个体的教育计划,从而挖掘这些孩子的潜能,帮助其融入社会。”李瑾说。
李瑾的想法很快得到学生的支持,仅一个下午,就有多名学生报名参与。他们希望利用周末、医院陪伴脑瘫儿童,培养他们的生活信心和能力,并把一些专业知识和技巧传授给孩子的家长。
今年,医院参与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的孩子们,将在明年春节前后结束康复治疗。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孩子们可以每个月至少出一次门,到幼儿园、海洋馆、电影院等,感受普通孩子的快乐童年。(洛阳晚报记者王妍/文李卫超/图)
相关链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