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颠疯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 “这个戏,我们输不了!”2月23日,“京梆两下锅”《响九霄》剧组在石家庄建组,由戏曲大家裴艳玲携手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倾情打造,裴艳玲弟子、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优秀演员李淑芬担当主演。消息传出,在业内外引发了强烈反响,大家都好奇:裴先生这次会带来怎样的惊喜?日前记者走进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排练场,正在现场指导的裴艳玲接受媒体专访时,表达了对该剧的信心。
酝酿一年选择“京梆两下锅”
一代梨园领袖田际云,河北高阳人,艺名“响九霄”。他二十岁创办京城玉成班,不仅开创了皮*与河北梆子同台演出(即“京梆两下锅”)的形式,更改革了戏班的陋俗旧规。
年,裴艳玲主演的京剧《响九霄》首演,此后获得多项国家级大奖,并拍摄成电影。至今很多戏迷仍对这出戏念念不忘,尤其是裴艳玲的表演,她充分展现了能兼演旦角、老生、武生等行当的浑厚功力。剧中那段“戏是我的天,戏是我的*,戏是我的命,戏是我的根”,既是“响九霄”痴迷艺术的心声,也是裴艳玲艺术生涯的真实写照。时隔14年,75岁的裴艳玲将目光再度对准了《响九霄》。用她的话说,“这个戏在我脑子里边,酝酿了长达一年,我还想要‘*’一把。”
之所以说“*”,就在于裴艳玲此次的选择——“京梆两下锅”。京梆两下锅,顾名思义,就是演出中既有京剧又有梆子。“早年间为了吸引观众,艺人们非常聪明,大家搭班唱戏,创造出两下锅甚至三下锅等形式。”裴艳玲说,两下锅的形式早已有之,但此次《响九霄》却格外不同——全剧京剧梆子混唱“风搅雪”,河北梆子演员开唱京剧,两个剧种和谐地融合到一部戏中。
裴艳玲的决定自有她的考虑。弟子李淑芬是河北梆子坐科,此次班底也是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裴艳玲与李淑芬的师徒情也正是缘于京剧《响九霄》。当年李淑芬一段模仿《响九霄》的唱段,裴艳玲才决定收她为徒。“当淑芬说她想要排这个戏时,我决定给自己加点儿压力,因为我是真想把这部戏传授给她!”裴艳玲说,“京梆两下锅”适合当今观众需求,适合弟子李淑芬的自身条件,也适合剧团实际情况。
很多行内人对裴艳玲的选择也不意外,皆因她从不故步自封,永不糊弄观众。当年裴艳玲主演京剧《响九霄》,一向以擅演须眉男儿著称的她贴片子、反串旦角;戏中戏《蜈蚣岭》中她展示了深厚的武生功底;全剧尾声“哭坟”结尾一段不用伴奏,由她台上即兴演唱……
比所有人更期待《响九霄》再上舞台
“我一直想,四大名旦怎么塑造女人?他抓住女人几个特点,一个步伐,一个是指法。第一个你的步伐,首先脚底下女人味就没了;第二个是手,拂尘你捏着就好看,大把一攥,女人味儿就差了一点……”当天排练中,裴艳玲
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演职人员说,今年2月《响九霄》建组,裴艳玲从新加坡回到石家庄后,第一件事就是约见导演和音乐设计。“当时她家已两年多没人住,大冬天的裴先生开了电暖气,跟我们喝着茶蹲在地上聊戏,聊得特别开心!”其后身为该剧艺术总监的裴艳玲定期到团里,指点大家排戏,“裴老师对艺术特别严谨,每个细节哪怕一个身法和一个眼神她都不放过,从她身上我们也领会了什么叫‘戏比天大’。”
裴艳玲则笑着说,这阵子她的身体不如在新加坡时保养得好,“都是为了排练《响九霄》。”她坦承自己比所有人都期待这部戏,“我们就是想较一个真:什么叫河北梆子?地道的梆子味什么样?京剧跟梆子有什么差别和共同点……我们是在探讨这个行业,是想要取真经。”她也坦言害怕失败。“我其实特别害怕别人看了这部戏,失望地说‘裴艳玲你在干什么呀?!’”
为此裴艳玲反复思虑,不断与导演主演等沟通。如今《响九霄》全戏已经完成前五场进行响连排,她心里越来越有底,“到了我这个岁数,对许多问题都已经没有兴趣了,激动不起来。但是,今天我很激动。我这颗心终于落了下来,凭我的经验、我的耳朵和眼睛和我的嗅觉,这个戏,我们输不了!”在她看来,戏曲艺术需要这样既传统又大胆,不离格的,规规矩矩中求突破的作品;其次是因为“这个班底太好了”,她直说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不简单,“他们中间好几个人唱的时候,我竟然激动得想鼓掌。我就奇怪,为什么原来没发现这些演员?”
年过七旬依然想为观众带来好戏
众所周知,裴艳玲出身于梨园世家,5岁登台,9岁挑梁。她戏路宽广,文武兼备,唱、念、做、打俱佳,京、昆、梆皆精,人称“活钟馗”“活林冲”“活武松”,曾以《林冲夜奔》《南北和》《钟馗》《武松》等戏两次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在第2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评选中,年过花甲的她凭借在《响九霄》中的精彩演出,荣获“梅花大奖”。
早已功成名就,如今也年过七旬,今天的裴艳玲还有什么新目标?采访中她笑眯眯地反问记者,“考考你,现在的我还想要什么?”当听到记者说“是不是还在琢磨着要把好东西、真东西带给观众”时,她点点头:“我真的想要这些东西,很想要,而且是迫不及待。”在她看来,观众不是不愿意看戏,“是你没给他好戏,所以他就不看。”
打小就在舞台上摔爬滚打,大半辈子的喜与悲都在那方舞台尽情播撒。裴艳玲一直放不下,所求的不过是为观众带来出好戏,追寻中国人真正的想要的戏曲艺术。这一路上她有过不少尝试:“我说我活了一辈子,前些年也没白活,但是转来转去,还是离着祖宗又近了一步。”从“响九霄”田际云等老前辈们那里,她越发感到中国戏曲的魅力所在,“跟他们比起来,我真是连人脚面都没够着。有人说我傲气,我根本不傲气,对于我喜欢的艺术家和作品,我谦卑得像孙子一样。”
走遍四海,也看尽繁华,裴艳玲说,越是走得远,越能感受到中国戏曲的独特风采。她深深希望,我们能坚定文化自信,越来越多的观众能看到艺术戏曲之美,戏曲能够继续发扬光大。
深深热爱着石家庄
此次裴艳玲也谈到了她工作、生活多年的石家庄。“我就喜欢这里,待在这里,我心里就踏实,这里让我觉得老有所依。”
裴艳玲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石家庄是戏曲之乡,河北是文化大省,“这个地方的地皮很硬,角儿们都怕这座城市。为什么呢?因为这里的观众太懂了,文戏他评论你,武戏他也评论你,戏迷不仅喜欢京剧、梆子,还喜欢评剧、丝弦等等。”裴艳玲坦言,石家庄人之所以这么真心实意地热爱戏曲,和奚啸伯先生曾扎根在这里不无关系,也是因为这里曾经来过很多大角儿。同时这里培养了许多戏曲艺术人才,堪称戏曲艺术的摇篮。石家庄戏曲、河北戏曲之所以能够薪火相传,她认为,这是因为那些编外的、没名没姓的高人太多,他们都在默默地传播戏曲,戏曲的传播者很多。
“大概许多年轻人,不如我对石家庄了解的多。这里其实有着很深厚的历史文化、革命文化,有赵佗、赵子龙这些文化名人,到了近代还有许多艺术名家。”看着这座城市建设得越来越好,她说石家庄是一座风水宝地,希望这里的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好、宣传好这座城市。“我爱石家庄,爱死她了!”裴艳玲如是说。(燕赵晚报)
本报记者*蓥
·推荐阅读·
1.师徒结缘之作——裴艳玲.李淑芬全力以赴排精品
2.裴艳玲——“林冲”陪伴了我一生
3.裴艳玲最全图集!——中国知名老艺术家艺术成就展
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