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晚报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米香弥漫当忆袁公默哀袁隆平院士逝世
TUhjnbcbe - 2022/9/2 23:21:00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冲破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于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杂交水稻的成果自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2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分别于年、年、年、年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最新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叁优一号,年作双季晚稻种植平均亩产达.7公斤,加上第二代杂交早稻亩产.06公斤,全年亩产达.76公斤,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斤的攻关目标。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毕生的追求。为了实现这一宏愿,他长期致力于促进杂交水稻走向世界。目前,杂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马达加斯加等国大面积种植,年种植面积达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2吨左右。

袁隆平年获得国家发明特等奖,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年获“改革先锋”称号,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还相继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二十余项国内国际大奖。

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

研究、应用与推广

创建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

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

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

谁来养活中国?

他给出答案

上世纪90年代

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向世界发出

“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

在此背景下

我国提出了超级稻育种计划

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

接连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

超级稻亩产公斤、公斤、公斤

公斤和公斤的五期目标

已全部完成

一次次刷新着世界纪录

袁隆平又带领团队

向“海水稻”发起挑战

并在*、山东、浙江

黑龙江、陕西等

全国五大类型盐碱地区域开展测试

△年,袁隆平在山东考察海水稻长势。

袁隆平曾在公开场合

多次畅谈自己的两个梦想

禾下乘凉梦、覆盖全球梦

数十年间

袁隆平从未停下逐梦的脚步

他和团队的不懈追求

让中国杂交水稻

始终位于世界科技前沿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多年来

袁隆平一直牵挂着粮食问题

一再强调粮食的重要性

经历过粮食短缺的痛苦

袁隆平这一代人

对于粮食格外珍爱

袁隆平接受采访时说的一番话

给无数人敲响了警钟

↓↓↓

00:46

“我们辛辛苦苦地钻研

来提高水稻产量

每亩提高10斤、5斤都是很难的

提高了单产之后呢,又浪费了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浪费不但可耻,更是犯罪”

珍惜粮食

也是袁隆平对学生的要求

他曾表示

自己挑研究生有一个条件

不下田就不带

只有亲身下过田

体会过“锄禾日当午”艰辛的人

才会对“粒粒皆辛苦”有深刻体会

袁隆平的“追梦路”

这位九十多岁的院士

一辈子都在向他

广为人知的两个梦想奔跑:

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自年袁隆平科研团队开创杂交水稻研究以来,实现了从三系到两系再到超级杂交稻的三次重大技术创新。

年,袁隆平开展超级杂交稻研究,分别于年、年、年、年实现中国超级稻第一期亩产公斤、第二期亩产公斤、第三期亩产公斤、第四期亩产公斤的目标。

年11月2日,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清竹村,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公斤大关,其中晚稻品种为第三代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公斤的第二天,年11月3日,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新闻发布会上,袁隆平又提出两个新的短期“小目标”:一个是争取早日实现杂交水稻双季亩产公斤,一个是希望将目前实施的“三一工程”升级为“两一工程”,也就是“三分地养活一个人”变成“两分地养活一个人”。

亿亩荒滩变良田,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又一个心愿。

我国约有1亿公顷(15亿亩)盐碱地,其中2.8亿亩可以开发利用。按照保守估计未来亩产—公斤计算,可年增产粮食数百亿公斤,多养活约2亿人。

年,由袁隆平领衔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在全国示范种植海水稻面积扩展到10万亩,平均亩产稳定在公斤以上,最高亩产突破公斤。

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年1月15日在海南三亚举行的第五届国际海水稻论坛上宣布,已在全国签约万亩盐碱地改造项目,今年将正式启动海水稻的产业化推广,拟用8至10年实现1亿亩盐碱地改造整治目标。

盐碱地里稻花飘香。这个人,又离自己的丰收梦更近了一步。中国人的饭碗也端得更稳了。

燕赵晚报综合自新湖南客户端、新华网、央视新闻、新华社、江淮晨报、新华每日电讯

1
查看完整版本: 米香弥漫当忆袁公默哀袁隆平院士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