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1.13作者:李定国
编者按
失独老人易解放,是地道的上海人,与新中国同龄。十六年来,她为了完成儿子的遗愿,倾其所有、尽其所能,带领着她的“绿色生命”团队在我国内蒙古三北地区的荒漠上植树造林三万余亩,累计各类树木达多万棵。
如今,昔日的沙漠已变成片片绿洲,当地的农牧民亲切地称呼易解放为“大地妈妈”。这些年,易解放的植树造林已获奖无数。她曾被评为中国十大公益人物。可喜的是,她带动了一批植树造林的志愿者。
深秋的一个午后,我趁易解放在沪短留,如约前往其工作室促膝长谈,听她讲述人生命运多舛和跌宕起伏的故事。
一场车祸
易解放精力充沛,性格外向,快人快语,根本不像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眼下她的生活节奏,完全围着植树造林连轴转:春夏在内蒙古植树现场,而秋冬则前往全国各地乃至国外,去宣传游说,以期募集植树造林的资金,同时弘扬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
易解放告诉我,她参与植树造林是源于儿子的一场车祸。
易解放原本有一个令常人羡慕的幸福家庭。年,她放弃优越的工作赴日留学,随后丈夫杨安泰也去日开办医疗诊所。儿子杨睿哲小学毕业后去日,靠自己努力,考上名牌的中央大学。年5月22日早晨,厄运悄然来临。那天,杨睿哲骑着新买来的大排量摩托车去上学,途中不幸与车相撞,当场身亡。未满22岁的年轻生命就此殒逝。易解放一家幸福的生活,顿时从云端跌入悲痛欲绝的深渊。将近一年半的时间里,易解放夫妇天天以泪洗面,始终沉浸在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煎熬、消沉之中。她一遍遍地追忆着爱子的音容笑貌和曾经的点点滴滴。直到有一天,易解放猛然回忆起一个场景:有一天,全家都在收看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的新闻节目,当报道我国华北地区沙尘暴的消息时,杨睿哲对他们说:你们退休以后,可以到内蒙古去种树,大家齐心合力投入,是可以治理沙尘暴的。我将来也会这样做的。
为了实现儿子的遗愿,易解放变卖了在日本的所有财产,甚至搭上儿子的死亡赔偿金。年,夫妇俩回到祖国,从此义无反顾地投身公益事业。
一片树林
在几经奔走、反复权衡后,易解放终于选择到了第一块植树造林的地方:内蒙古东部的通辽市库伦旗。此地地处大兴安岭山脚下,原本属科尔沁草原的一部分。过去曾水美草肥、牛羊成群。但由于过度、不当的使用,致使植被及环境遭到破坏,再加之气候的异常变迁,导致河泊断流,美丽的大草原变成荒漠一片的塔敏查干沙漠,蒙语为“死亡之海”。
库伦旗城只有一条几百米长的街道,易解放下榻在城中的一个宾馆。即使每天早晨打扫干净后,紧闭门窗,但晚上所有的地方仍是一层厚尘。而且全城的生活用水全靠地下水,每天只供应十五分钟。面对如此缺水、沙化的恶劣环境,易解放迎难而上,决定就在此地开始植树梦想。她首先与当地*府签订协议,用十年时间,在一万亩沙地上种植万棵杨树。植树资金由她的“绿色生命”组织提供,当地*府协同管理树木成长。种下的树20年内不准砍伐。20年后,所有的树木无偿捐赠给当地的农牧民。但前提是每砍伐一棵大树,需补种五棵树苗,以形成绿色循环。
内蒙古的气候冬天居长,而且大地都是冻土。适宜种树的季节很短,以暮春至初夏为好。但塔敏查干沙漠的年降雨量不足毫米。而打一口深井需花四千元,投入很大。这些因素都对植树造林不利。
起初,易解放夫妇对种植知识也知之甚少。但在当地林业局和团委的帮助下,雇佣当地农牧民再加上许多学生志愿者一起,开始在那里挖坑、放苗、栽植、培土,然后拿出各家的水车到抽井里把水装满,再拉到现场,一盆盆地浇到刚种上的一棵棵小树苗上。所有这一切,都寄托着易解放对儿子的深切思念。
但不幸的是,第一次种树,所有的树苗第二天都不翼而飞了。幼苗被晚间的强风和移动的沙吹倒后填埋。面对广袤无垠的大沙漠淫威,易解放开始感到自己的渺小和无助。甚至对自己即将开始的植树工作产生怀疑、有些退缩。
但想到儿子的遗愿,易解放还是毫不气馁地待在这无边的荒芜之漠上,天天在观察、寻找,试图能把握其运动规律。同时又请来当地的林业专家会诊,并反复试验。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终于找到了树木存活的办法。
从此每当一批树苗种下,易解放都会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呵护着。就这样,成片的幼树在这严酷的地貌上扎了根。
到年春,易解放团队已种树万棵,提前4年完成一万亩生态林的意愿。更大的成就是,掌握了一套在内蒙古沙漠植树的方法和经验。树苗的存活率达85%以上,创下了当地的生命奇迹。
说来也奇,易解放团队每次种下一批树苗后,总会下雨飘雪,这对幼苗的存活和成长是至关重要的。这也许是苍天的眷顾、抑或是她儿子在天之灵的佑护?
如今的库伦城周,已是绿洲一片。当地的百姓为感谢易解放,为其儿子杨睿哲立下了一块纪念碑。碑文摘自易解放夫妇写给远在天国儿子的一段话:您,是一棵树,无论活着,还是倒下,都是有用之材。活着,为阻挡风沙而挺立;倒下,点燃自己给他人以光明和温暖。
植树中的易解放,既有事业的成功,更有情感的收获。许多年轻志愿者都把易解放当作亲妈妈。他们还经常为喜爱蒙古长调的弟弟睿哲唱起《梦中的额吉》和《母亲额吉》每当听到这些蒙族小伙的歌声,易解放总会潸然泪下。在这里,她似乎找到了家的亲切和归属感。虽然失去了爱子,却得到了更多的儿女。
一面旗帜
十六年来,易解放团队已先后在内蒙古东部的塔敏查干,西部的乌兰布和及中部的浑善达克沙漠上种植了三万多亩生态林。根据不同的地质地貌、水文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地种下了杨树、松树及梭梭等。此举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气候和生态状况,还提高了那里农牧民的收入,并为华北地区挡风堵沙。
但在这些年的植树过程中,易解放夫妇耗完了所有的资金,包括变卖掉上海的几处房产。她的行为感动了无数人,也引起了媒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