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段罗君通讯员邱蓉
年,随着杭州城市大脑纵深推进,智慧城管也进入到了“数据为王,机械助人”的全新时代,拱墅区城管局以行*区划调整为契机,整合优化原下城,原拱墅智慧管理手段或平台,以更拓宽的视野,更完善的功能,在城市管理各个重要领域施展运用,各显神通,谱写拱墅区城市管理数字化,智慧化腾飞的全新篇章。
助力执法云上有眼——城市眼云共治监管系统
“城市眼云共治”系统,引入全球领先的AI视频智能识别技术,通过在全区各个重要节点安装监控,抓拍、识别出店经营、机动车违停等11类城市管理问题,并通过建立综合指挥室,形成了抓拍-识别-交办-共治-结案的问题处置体系。
该套系统年在小河街道率先试点后,从最开始的路监控探头更新到年的路,覆盖全区65%的主要道路,38个重点管控区域。区划调整后,更与原下城数字驾驶舱监管系统强强合璧,形成了南北协同监管体系,助力新拱墅执法效能不断攀升。
河道监管互通互联——智慧河道管理平台
智慧河道管理平台,通过融合地下管网河道智慧平台、“城市眼云共治”平台、闸泵站远程操控平台、河道淤泥监测平台、红旗河片区水下三维5个平台,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打造集场景判别、实时监控、管理服务、应急保障、操作运用于一体的“全盘化”河道管理平台。
该平台自投入使用以来,集中整合接入各类河道视频监控路;清淤监测平台记录自年开始的淤积数据,截止目前共已完成监测数据录入7次,年第1次监测数据已完成录入,每次监测可达到个断面,覆盖全区70%以上河道,对河道淤积实施动态化管控。
保洁无忧减员增效——5GAI扫地机器人、河道垃圾自动清扫系统
拱墅区积极探索路面与河道保洁新模式,通过引进“黑科技”,探索实践路面及河道保洁无人化。5G+AI+无人驾驶户外大型扫地机器人在两广一路红旗班使用,每天早晨它会通过设定好的轨迹在管理范围内完成机械普扫。区划合并后,扫地机器人活跃于更多的活动场所和保障路段,让城市管理从“一把扫把扫天下”向“5G无人清扫+多样化高效机械清扫+人工扫尾”的模式过度。
河道垃圾自动清扫系统属全国首创。它利用潮汐力原理,配套脉冲式工作机制,构建自适应水位内桶,实现无人自动智能对河道水面漂浮塑料瓶、树叶等垃圾的自动收集及满溢提醒。可自动收集垃圾30KG,实现河道保洁无人化。
厕所革命“有情有义”——公厕配置防摔监测系统+AED设备
在拱墅,有6座公厕在全市率先配置了AED设备,它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是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用于抢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医疗设备。
问题来了,这个设备如何在必要时间发挥真正作用?为了有效搭配AED,拱墅区在试点公厕还同步安装了摔倒监测系统及厕位一键求助按钮,如厕人员万一发生意外,会第一时间自动响起警报并推送给管理员。不仅如此,拱墅区还在辖区20座公厕安装了烟雾报警设施,预防抽烟或管理房漏电等可能产生的火灾隐患,让市民如厕方便又安心。
城市管理,事无巨细,每一次工作经验,每一项工作成果转换成大数据及“黑科技”的背后,都是城管人不断适应时代需求,提标自身素质,并踊跃投身数字化改革的真实写照。“智慧城市,未来已来”!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