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晚报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南京刑警史胜强一丝不苟,与病毒赛跑的流调
TUhjnbcbe - 2023/1/29 20:03:00

流调民警被称为与病*“赛跑”的人,也被称作病*“侦探”。他们的工作是整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全力支撑卫健等职能部门,上追源头,下拓密接。南京刑警支队情报大队教导员史胜强,便是他们中的一员。

图为史胜强在工作中。

7月20日疫情发生当晚,39岁的史胜强便开始了夜以继日的流调工作,分秒必争,与时间赛跑、同病*较量,坚持以“不误一刻、不漏一人”的标准,还原确诊病例的活动“地图”,为切断病*传播路径和各项防控部署提供依据,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抢抓时间,与病*赛跑

每当有疫情发生,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行程轨迹就成了大家最关心的信息。史胜强告诉记者,作为精准防控中最重要的一环,流调的主要意义就在于通过调查询问,准确了解病例患病前后的暴露情况、接触史、活动轨迹、就医情况等,然后根据这些流调信息准确寻找与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有关的蛛丝马迹,排查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和一般接触者,精准划定风险区域,科学管控各类人群和场所,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因此早一分钟开展流调,早一分钟切断传播途径,才能早一分钟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这就要求流调人员行动必须快,晚一分钟可能就增加几十上百号密接者。

7月20日疫情发生以来,史胜强就开始以单位为家。20日当晚,他接到指令后第一时间开展流调工作。市公安局成立疫情防控流调作战中心后,他又被抽调至中心开展该项工作。市公安局流调作战中心汇聚了50名卫健部门专家和80名各分局、支队民警。作为中心具体工作的牵头人之一,一个月来,史胜强经常工作至凌晨甚至通宵达旦,“对于需要核查的人员必须在1个小时内完成其轨迹调查,筛查出潜在密接者提供给卫健部门,供其开展后续核查和处置。”史胜强抢抓时间,与病*赛跑,从海量数据和点滴细节中寻踪觅源,争分夺秒对线索进行复核汇总,确保每一条线索及时准确,全力做好疫情传染溯源追踪工作,基本做到了50分钟形成轨迹研判报告,5小时内形成公安研判报告。

在疫情的暴发期,史胜强更是一度连续工作40多个小时。

拓展思路,以侦查思维追踪溯源

流调工作看似简单,其实背后需要流调民警付出非常多的艰辛。一篇合格的流调报告必须做到时间、空间和人物上的精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流调对象往往很难精准回忆起数天前的行程。

工作中,史胜强带领大家克服种种不利因素,对确诊病人及密切接触人员进行逐一电话联系询问,流调对象有时并不配合,不会很积极地把所有的信息提供给民警,甚至有些人还有很强的抵触心理,这时往往需要民警耐心的去安抚情绪,使其尽可能地回忆起几天前去过哪些地方、接触了什么人。

“这波疫情变异病**性大、传播快,现场流调时间紧、范围广、任务重,公安机关具有强大的专业优势。”史胜强说。作为支队的情报专家、办案能手,史胜强充分发挥侦查思维,对核查对象进行细致梳理、拉网排查,从海量数据和点滴细节中寻踪觅源,对病*传播扩散轨迹开展溯源追踪。他主动拓展工作思路、认真研究工作方法,形成了综合信息分析轨迹的工作方法,高效精准框定疑似密接人员范围,为防止疫情扩散蔓延提供鲜活数据支撑。

此外,围绕将工作流程由“串联”变为“并联”的要求,史胜强及时对全体同志开展业务培训,提升中心整体工作水平,以高标准、严要求带动流调工作高速运转,切实形成工作闭环,全力斩断疫情传播渠道和链条。截至目前,流调作战中心成功对余病例开展流调工作,梳理出潜在风险人员余人,为精准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撑。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梅建明

校对苏云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京刑警史胜强一丝不苟,与病毒赛跑的流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