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晚报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上海用特殊的方式迎接挑战,探索人民
TUhjnbcbe - 2023/3/7 19:08:00

一年,既长,亦短。一年,可以是一个新生命的孕育,可以是一座城的华丽蜕变。

年11月2日至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委主席习近平到上海考察,深入杨浦滨江、古北社区,就贯彻落实*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建设、社区治理和服务等进行调研,同基层干部群众亲切交流,提出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上海人民——

这一年,初心相传,使命在肩;

这一年,不舍昼夜,步伐铿锵。

图说:晚霞映红杨浦滨江的天际,好一幅醉美的金秋落霞图新民晚报杨建正/摄

杨浦滨江公共空间世界级滨水会客厅更美了

年11月2日下午,*浦江畔走来一位特殊的客人:

这位特殊的客人来到杨浦滨江公共空间杨树浦水厂滨江段,结合视频和多媒体演示听取*浦江两岸核心区45公里公共空间贯通工程基本情况和杨浦滨江公共空间建设情况汇报;

沿滨江栈桥步行察看*浦江两岸风貌,了解人文历史和城乡变迁,走进雨水花园实地考察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和海绵城市建设等情况,并乘车沿途察看渔人码头、杨树浦港旧址等地标景观;

参观途中,这位特殊的客人与正在休闲健身的市民亲切交谈,又来到人人屋*群服务站,向工作人员和居民详细询问这里开展基层*建和公共服务情况……

这位特殊的客人,就是习近平总书记。

一年过去了,89岁的老*员、我国第一代劳动模范*宝妹依然把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话语铭记心中,她还想把这一年来感受到的发展变化再向习近平总书记详细汇报;

一年过去了,曾挥舞双臂迎来总书记亲切询问的滨江建设者、杨浦滨江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左卫东始终牢记着,习近平总书记说:“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

一年过去了,杨浦人奋楫笃行。一幅描绘民生幸福的多彩长卷正以滨江岸线为巨幅画纸,徐徐展开。

一年来,从一席话到一个理念,从一个理念到一番行动……

在杨浦滨江,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了杨浦科学改造滨江空间、将“工业锈带”变为“生活秀带”的做法,鲜明地提出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

一年来,从一席话到一个理念,从一个理念到一番行动,杨浦区扎实肯干,高举旗帜,把“人民城市”重要理念落实在增强人民城市发展动力、提升人民城市治理能力、彰显人民城市宜居魅力的实际行动中。“人民城市”理念在杨浦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年6月,上海市委十一届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上海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谱写新时代人民城市新篇章的意见》。6月29日,杨浦区率先审议通过《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关于贯彻落实十一届市委九次全会精神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争做人民城市建设标杆的决定》和《杨浦滨江全力争创人民城市建设示范区的三年行动计划(—年)》两份文件。

7月,“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内涵与生动实践”理论研讨会举行,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内涵,并决定推动杨浦滨江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建设,成为学习、宣传、贯彻、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形式和重要载体。

9月,人民建议征集平台在杨浦滨江启动,并进行了人民建议的首次集中征集,就完善滨江区域的建设主动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四季更迭,春华秋实。杨浦以时间为坐标,刻录着不敢一日松懈的坚实“脚印”。

图说:上海财大的同学们在杨浦滨江举行“四史”学习活动新民晚报记者孙中钦/摄

一年间,杨浦滨江举办逾20场文化活动,锅碗瓢盆也成艺术灵感……

在总书记的指示指引下,杨浦继续对滨江精打细磨,更以滨江为点,由点及面,将“生产、生活、生态”融合,推进城市有机更新。

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出台《推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实施方案》,充分肯定并复制推广杨浦“工业锈带”变“生活秀带”的经验做法。今年9月,国家文物局公布第一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上海杨浦“生活秀带”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位列其中,全国仅有6处。

杨浦滨江南段5.5公里岸线近7平方公里面积,有一个显著特点:公共空间占比高,特别是在紧邻江边的核心区,公共空间的面积更达到约1/3。

在这里,可以把一天安排得明明白白:上午,从秦皇岛码头这一改写中国历史的启航地向东出发,漫步雨水花园,嬉戏卡其乐园,打卡绿之丘,拿起手机扫一扫百年工业遗存墙壁上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海用特殊的方式迎接挑战,探索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