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体育课程是苏州工业园区不少学校的一张靓丽名片,比如星湾学校的羽毛球、星海小学的游泳、方洲小学的体操、园区二实小的乒乓球等。除了本校学生,这些学校还有一批来自苏州业余体校的小运动员们,他们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远动员水准,很多甚至已经拿过全国冠*。让体校的孩子进入优秀的公立学校接受义务教育,有没有占用训练时间影响运动技能的提升?“体教结合”能否开拓智育与体育融合共赢的新模式?
全国冠*与普通孩子接受同等教育
9岁的沐辉骏在方洲小学读三年级,他擅长英语,其他学科也很优秀,还是一名蹦床运动员。
8岁的甘佳达在草桥小学读二年级,他的成绩也名列前茅,还经常代表班级参加校运动会,跳绳、跳远、跳高等都是好手。擅长单杠的他,立志要拿世界冠*。
11岁的高子恒更了不得,正在方洲小学读五年级的他在全国少年体操总决赛中,获得了男子个人全能冠*、跳马、自由操、吊环、双杠四个单项冠*,同时也为江苏队获得团体冠*立下了汗马功劳。苏州市儿童业余体校副校长何庆生认为,高子恒是他这么多年遇到的最有天赋的孩子,将来很有可能进国家队,甚至拿奥运冠*。
“体教结合”为体校 孩子解决读书难题
苏州市儿童业余体校走出过很多奥运冠*、世界冠*,全国冠*更是数不胜数。
何庆生既是体校的副校长,也是体操队主教练。除了专业训练,他也为孩子们的学业操心。“家长信任我,把孩子送到体校交给我,我一定要管好他们,而学习,跟训练一样重要。”然而每到开学季,何庆生都有点犯愁,他希望每个孩子都有合适的学校可以上学,但让孩子去哪里接受较好的文化教育,却成了难题。
年,在苏州市体育局、苏州市教育局的支持下,苏州工业园区成为全市首个“体教结合”创新试验区,开创了体教深度合作项目。首批十余个专业运动协会对园区的中小学校体育工作开展指导,瞄准素质教育育人目标,大力推动“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化建设,在区域内形成了一系列特色鲜明、品牌响亮的校园体育特色项目,成为了大市范围内体教结合、全民体育的良好示范。
年12月29日,苏州市体育局、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体育联办项目战略合作协议正式签约。体校孩子们的读书问题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如今每天上午7时,班车从体校出发,开往园区各个学校;15时以后再把孩子接回体校进行训练;晚上18时训练结束,所有孩子在自习教室做功课,然后休息。体校有老师辅导功课,甚至还为个别学生请了家教。
体育本就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园区学校很欢迎体校的孩子去上课。方洲小学把体校的孩子打乱分班,真正让他们与普通学生相融合。对于他们的学习,老师还会进行个别辅导。事实证明,这些体校的孩子,成绩一点都不差。
高子恒说,班上很多孩子喜欢体操,经常向他请教体操动作。拿了冠*回到学校,同学们都很羡慕他。学校老师也经常以体校的孩子做正面教材,鼓励大家多参与体育运动,下午学校还增设活动课,让大家积极动起来。
方洲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体育本就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练体育的孩子,头脑特别灵活,只要肯用心,学习成绩都不差。比起同龄人,他们更懂事,更热爱集体,更有团队精神。体教结合,对体校的孩子和普通学校的孩子来说,都是互相学习的机会,也是共赢的融合。
何庆生说:“希望我的学生不仅专业成绩优秀,学习也能出类拔萃。如今世界体坛的比拼,不仅是体能的比拼,也是知识、智慧、技术、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综合较量。”
记者 陶赟婷
《姑苏晚报》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