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晚报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独家述评丨稳就业上海有力度更有温度新民
TUhjnbcbe - 2023/3/26 21:09:00

图说:“新民就业特别行动”直播现场,上百位新经济企业老总、HR亲自招揽人才新民晚报首席记者刘歆/摄

邵宁/文

昨天,《上海市人民*府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促发展工作的实施意见》发布,共26条。其中,既有减免社保费、降低个体工商户税费等含金量满满的“干货”,也有鼓励各类单位吸纳就业、支持灵活就业、加强托底安置等实在举措,堪称稳就业、促发展的*策“组合拳”,*策之丰富,覆盖人群之广,支持力度之大,为近年来罕见。

就业历来是民生之本,也是扩大内需、恢复增长的关键。今年中央提出的“六稳”工作和“六保”任务,就业都居首位。日前,上海市委常委会听取届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情况汇报,指出要优化完善就业结构,抓紧研究新型就业方式,推动在线新经济等释放更多就业岗位。昨天出台的这26条意见可谓及时雨,其中融入了更多“上海特点”:发挥上海金融优势,进一步强化对企业的金融支持*策;推进“新网络”“新设施”“新平台”“新终端”建设,拓展就业新空间;紧密结合促进就业和延揽人才,加大临港新片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等重点区域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支持力度等。

稳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府一家的事,需要企业、高校以及社会各方齐心协力。今年这个“特殊就业季”,上海国企招录应届生同比增长7%,上汽集团、隧道股份、浦发银行等30余家市属企业集团提供的近个优质岗位已于日前上线。徐汇区在不减少原有招聘计划的基础上,面向双一流建设高校毕业生新增个高中教师岗位,并且可以先上岗再考教师证。令人欣喜的是,社会发展催生了一些新职业,也拓展了就业新空间。在上海,电竞顾问、STEM创客指导师、密室设计师等诸多新职业,成为不少“90后”“95后”结合自己兴趣的就业新选择。调查显示,上海从事这些新兴职业的人数居全国第一,月薪过万的有24.6%。

就业工作不仅仅是一组组统计数字,背后更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需要我们带着感情、满腔热情来做好。大学生作为就业重点群体,一个人背后更寄托着一个家庭的期待,因此备受全社会

1
查看完整版本: 独家述评丨稳就业上海有力度更有温度新民